据悉,上海通用机器人及焊接自动化材料研发与制造项目总投资5.8亿元,用地约40亩,将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总部于一体的高端焊接产业科技园,主要生产研发各类高端焊接设备、焊接机器人和自动化焊接材料产品等,可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海洋装备制造、钢结构、重型装备、轨道交通等工业制造领域。项目整体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12亿元,将助力江门市高端机电制造以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疫情期间,投资约4亿元的“骏鼎达特种保护材料江门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也已顺利完成签约,据江门高新区招商局局长张健钰介绍:“骏鼎达项目用地约20亩,但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达1300万/亩,年创税不低于60万/亩,是“两少两高(用地少、排放少、亩产税收高、技术含量高)”项目,将在江门高新区建设汽车线束特种保护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用地公开出让流程,很快也会也将正式落地动工。”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区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积极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提质年‘行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希望通过流程再造,向’不见面‘招商方式转变。” 据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江海区委常委李国和介绍,疫情期间落地的两个项目都是在办公室通过“钉钉”移动终端完成的,招商干部们不仅白天做好疫情防控和协调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而且也利用晚上时间与项目负责人在线上推敲合同细节,对接审批事项,并通过邮寄签约,审批手续线上服务等方式,最终完成项目签约、落地。
上海通用项目负责人魏玉书也表示,很支持这样的项目招商模式,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间,能切合项目急迫落地的实际,从洽谈到签约,从“面对面”沟通变成“屏对屏”交流,项目招商合同洽谈也全部线上一条龙完成,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的需求。
线上开工,经济活动不“停摆”。除了线上签约,疫情期间,高新区(江海区)还通过电话逐一拜访前期对接项目投资人,对深圳等地项目投资方进行电话慰问、防疫工作情况电话宣传,尤其对湖北籍、浙江籍企业家进行逐一慰问,了解企业困难,收集企业诉求,精准解决企业投资卡点。同时,通过微信、QQ,钉钉办公软件等网络平台与深圳行业协会、机构等保持联系,及时获取招商信息,对接了高端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线索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