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会:情系有色,百年学院历久弥新——访昆明理工大学冶能学院院长马文会
时间:20/04/26


“昆工冶能学院一方面与发达国家开展合作,推动原创性的技术研发;同时也把我们已有的先进技术推广到到周边沿线国家。我们希望为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特别是为云南省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人才、技术方面的智库支撑。”


数说昆工履历


昆明理工大学于1954年建校,曾隶属国家高教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目前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高校、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高校;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六所高校之一;首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之一;依托高校建立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2所高校之一,具体的历史沿革如下。


· 1954年,创建,时名为昆明工学院。

· 2014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下文正式批准建设“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云南省第一家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昆明工学院成立


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昆明理工现已形成了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优势学科的特色鲜明“大有色”优势学科群。


作为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昆明理工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有色金属王国”云南矿产丰富的地域特色相辅相承,昆明理工在冶金与能源工程方面造诣尤为突出,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一度被誉为“王牌冶能”。


近日,新材料在线®走进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专访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马文会,带您了解这个历经百年沉浮的冶能学院。



“从1922年的私立东陆大学矿冶系,到昆明工学院1954年成立,再到2009年学校学科调整,冶金系的发展历史可以算得上很久远了”。马文会在介绍冶金学院的发展历史时,用手托着下巴,将视线放得很远很远,仿佛在捕捉学院最初在自己脑海里的印象。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有心人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历史:昆工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的院史要比昆工校史多出32年之久。新材料在线®粗略做了个算法,发现昆工冶金学院竟然已有95年的历史!


据院史记载,冶金学院最初源自于1922年成立的私立东陆大学采矿冶金系(省立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前身);1954年,也就是昆明工学院创办之际,省立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贵州大学矿冶系、重庆大学有色金属专科、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四大金属冶金院系被一起并入昆明工学院冶金系。


1999年高校合并之风大兴,原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专业、材料专业与原云南工业大学材料专业被整合为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冶金系从此进入冶金学院时代,而冶金学院的盛世华章也就此拉开序幕。如今的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则是在2009年学科调整时由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演变而来的。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效果图


据介绍,学院目前已拥有五大国家级科研平台、五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此外,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也一路高歌猛进。早在上世纪末,李梦庚教授发明的“连续螺旋结晶熔析机”,就被美国同行誉为“20世纪锡冶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紧随其后,戴永年教授及刘纯鹏教授各自开辟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及微波冶金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学院又提升了我国贵金属冶金以及冶金能源工程的研究方向。


目前,学院冶金物理化学学科被列入省院省校共建重点学科、有色金属冶金学科被列入国家重点学科、冶金工程学科被列入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学院的冶金工程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四。学院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0余项。


“学院取得如今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历经了几代人的努力换来的。”马文会谈及学院的建设发展时颇为感慨。


据统计,冶金学院目前共有162名教职人员,其中工程院院士2名、万人计划2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10位。历经近百年的建设发展,学院目前拥有的国家级人才已形成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



“我们每年的科研成果转化到企业里面,直接地为企业带来的资金效益大概是200多亿。”


在马文会看来,产业化是学院科研的根本目标,科研项目只有被企业采纳应用并为企业带来效益,才能不断推广出去,成为真正的科研成果。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几乎是现阶段我国理工科院校的普遍追求,作为“有色金属王国”的重点理工科院校,昆工冶能学院为云南区域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重大支撑作用。


“能源产业是云南省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矿业产业是云南省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学院就清洁节能、降耗减排形成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非常规冶金、冶金过程强化与节能减排、冶金熔体(溶液)物理化学、湿法冶金以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六个特色研究方向。”


最为突出的是,2014年至今,中国股票市场陆续出现“昆明理工大学”字号的上市企业。“我们学院通过控股、技术转移入股等方式,上市的公司已经有三家了,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鼎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先后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


当然,学院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远不止带动云南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在“一带一路”的国家倡议中,云南省担负着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使命,昆工冶能学院作为西南的重要智库,积极为辐射圈内的国家提供人才及技术支持,为“一带一路”的建设起着重要的牵线搭桥作用。


“学院围绕水电硅材,为老挝建了一个年产能达5万吨的水电硅项目;围绕水电铝材,学院近期正与斯里兰卡、尼泊尔在同步开展相关研究;围绕老挝、越南等铝土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我们也在进行一体化集合发展。”马文会认为,学院的先进技术在国际上越来越被认可,能够把学院的先进技术转移出国门,为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件很自豪的事情。


据马文会介绍,在服务“一带一路”的同时,学院与发达国家也开展了密切合作,其真空冶金技术已成功转移到美国、英国、西班牙和马来西亚等国;微波冶金新技术已出口到西班牙、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而低品位氧化锌矿选冶联合技术则推广到澳大利亚、土耳其、伊朗等国。


为进一步打通学院核心技术的转移路径,昆明理工目前已申请获批科技部技术转移中心及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届时,转移和扩散学院的创新技术将更为便捷通畅,产权应用也更有直接有效。



“高校是一个很好的生力军,因为它的思维比较活跃,但人才培养必须立德树人,作为一个理工科学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马文会表示,学院的人才培养机制已经基本完善,主要还是遵循戴永年院士提出的“立于德,成于学,展于创,益于民”12字方针。


“我觉得冶金工程专业,不是一个夕阳专业,在新时代环境下,它的生命里依然很强盛。我们的目标是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开展一些符合国家重大需求的重大技术研发,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冶金工程专业作为全国首批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国家和省里对我们寄予厚望。”


马文会很不赞同外界对冶金专业年年唱衰的说法,他认为传统冶金工艺通过创新改良将攀上另一个历史高峰。


“从国家层面来说,在冶金过程当中,一个是能源消耗要降低,第二个是排放要环保。围绕这两方面,冶金工艺的改善创新将实现从源头上治理环保,这相对于后端治理更加科学有效。”接下来,学院将以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将冶金和能源两个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特色鲜明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为让广大师生尽快适应“一带一路”的新形势,特意加强了国际视野的培训。学院广泛邀国际化校友给在校师生授课国际贸易学,加强师生对国际游戏规则的了解,熟悉国际商务谈判。


另外,在产业化向国际推广的同时,学院人才培养也同步进行国际化联合人才培养。借助学院搭建的5个国际合作平台,学院每年输送6至8位青年教师到国外访学,同时也积极引进外籍院士专家;而学院推荐派送的短期留学生及联培生已达数百人。


此外,为进一步促进科教融合,及时将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动向及科学方法融入到教学当中,冶能学院再次打破惯例,已于今年年初联手中科院金属所试行联合培养本科生。


2017年11月2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2017年当选院士颁证仪式在北京举行,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属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马文会院长表示:“在这百年历史中,学院的历史沿革各阶段性特征明显,但整体而言发展迅速,我们希望今年以新增一名院士为新的起点,步入更快的发展快车道。”



龙潜


曾任昆明工学院副院长,周恩来的秘书,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


杨保健


1978昆明工学院冶金系有色金属冶炼专业学习。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肖同友


1969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南钢董事长、党委书记。


罗建川


1985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采矿专业。曾任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


新材料在线®已创建“昆明理工大学通讯录”,支持在线群聊、实名认证、互换名片,旨在为广大昆明理工校友提供一个互相联系,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谋发展、促进合作的平台。聚拢校友力量,共创美好明天!


点击或长按二维码

即可加入“昆明理工大学通讯录”


——重磅推荐——


【2020年金属材料行业研究报告简版合集】


资料目录


往期报告预览如下

2019年高温合金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硬质合金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粉末冶金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镁合金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非晶合金行业研究报告


……


现开通新材料在线®APP研报会员

即可免费获赠

【2020年金属材料行业研究报告简版合集】

今日特价:688

点击或扫码马上获取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