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被时间打磨,留下各种各样的印记。时间在王函宇身上留下的印记包括中石化员工、民企化工人、化工行业创业者、技术垄断行业突破者。
1992年,中石化其中一项大事记是:5月26日,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发行8亿元石化企业投资债券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一年,王函宇大事记是:初出象牙塔,入职中石化。最满意的企业在他的职业这张白纸上涂上第一道色彩,待他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的未来。
但每个人都被时间的力量所改变,在全国最强的化工平台顺风顺水十几年,让王函宇开始陷入烦恼:“到底是平台能力强还是个人能力强。”
2001年,在中石化工作近十年的节点,王函宇萌生出走的想法,但在父母的极力反对下,他最终没有走出那一步。7年之后,在所有人的惋惜中,他离开中石化,进入福建一家民营化工企业积累经验。他身上的印记由中石化员工变为民企化工人。
“还在中石化时就有了创业的想法,但想法难以被执行,后来到民企,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得到了独当一面的锻炼机会,又在朋友的建议下找到了值得奋斗的项目,这才自己出来办企业。”王函宇在近期的采访中告诉《大国之材》。
2013年,王函宇带着一班怀揣“创业梦”的化工人开始筹备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仁化工)。第二年3月,聚仁化工正式建立,王函宇的身份由民企化工高管正式转为化工行业创业者。
借力高校,潜心3年打破40年国际垄断格局
按照王函宇的时间划分,创业是他人生第三个阶段的开始。
选择ε-己内酯项目并非偶然。据王函宇回忆,“打算创业的时候要选项目,我们就定了个原则:走差异化路线。央企投资、规模大的不能选,没有技术含量的不选,市场上已大规模生产应用的不选。”
经过一批筛选后,他们留了3个项目,从当时的情况来看,ε-己内酯项目并不是最优的一个,但后来在跟一个朋友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国内没有ε-己内酯的自主生产企业,全部依赖进口,这个朋友自己就使用己内酯,到一定量如果需要继续拿货就需要提供配方及应用方向,否则拒绝供货。一番调查后,王函宇最终决定做ε-己内酯。
决定做ε-己内酯项目后,王函宇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该产品市场需求其实不算很大,但对高新产业的发展限制明显,在我们做之前国内就有6家企业做过这个项目,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坚持下去,项目的难度可想而知。”
分析完国内所有的ε-己内酯项目,王函宇发现,每一个项目背后几乎都有武汉理工的身影。“都是武汉理工做到小试,再转让给企业继续做中试。”
后来,王函宇跟武汉理工的教授取得了联系,但教授并不鼓励他去做这个项目,因为很难成功。“当时我把所有资料都摆在教授面前,承诺3个月内列出一个解决方案,再去请教,三个月之后我拿着方案去见教授,这事就成了。”
2014年3月,聚仁化工在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正式成立。
2016年6月,聚仁化工的ε-己内酯生产线工业化投产,成为了国内唯一、全球仅4家能工业化生产己内酯产品的企业之一,一举打破国外40年技术垄断。
对于成立仅两年就取得突破,王函宇平静地表示:“一切虽有计划,但是也有很多运气成分。”
进口替代并非易事
实现工业生产并不意味着可以替代进口。聚仁化工在两年内实现了工业化,却也遭遇了困难:初上市的产品易变黄、酸值不达标;产能不稳定、生产成本偏高;创新转化资金投入较大、见效周期长。
“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而且没有经验可以参照,在我们和国外技术、价格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果找不到长处,很难在市场上站住脚。”王函宇说。
屋漏偏逢连雨夜。在补齐自身短板的同时,聚仁化工还得面对国外市场的打压。
聚仁化工实现量产后,ε-己内酯国际价格猛然下跌,一度跌到其生产成本。“你动了别人的奶酪,就要想到别人会针对你。那段时间,国外低价格销售,但我的成本一直没降下来,这让我非常被动。”王函宇对《大国之材》回忆起那段困苦的岁月。
而在技术方面,同样可以用“腹背受敌”来形容聚仁化工当时的情况。
“市场长期用的是国外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这也意味着市场接受的是那些企业的整套技术服务体系,我们很难适配外企既定的配方。”王函宇透露,面对这种情况只有24小时连轴转,拼命去试,不停调整配方,但这也造成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料。“2016年至2018年,我们光废料就产出了2000吨。”
2017年,股东退出、资金断裂,聚仁化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当时我们调整了方案,也看到了问题,但是手上没有钱根本做不了。能借的都借完了,我那些同学朋友见到我都躲。”回忆往事,王函宇感慨万千。
幸运的是,深创投的入股解决了这一局面。获得资金支持的聚仁化工再次专攻技术。
2018年2月,聚仁化工开始了抓生产装置节能降耗的提质技改项目。与武汉理工大学的专业研发团队经过数十次试验,决定将产能从原来的2000吨/年提高到5000吨/年。这一提质技改项目实施后,生产线的用能单耗降低15%以上。
“2017年我们产品的性能指标有99.8%,但国外能达到99.9%,提质技改项目之后,我们达到了99.9%,而且现在都稳定在99.95%以上。”
2018年,聚仁化工的提质技改项目不仅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产品替代,还改变了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重大装备与工程用特种材料等高端应用企业的原料供应局面。
谨慎的力量
2018年末,己内酯及其衍生物技术开发中试基地和由中国工程院王玉忠院士领衔的院士工作站落户聚仁化工。
在己内酯产量稳定达到设计能力后,聚仁化工开始致力于将产品从合格品推向优质品,实现产品品质的提升。
研发团队通过分析和实验,掌握了己内酯聚合制备多元醇的核心技术,高分子聚合物、特种改性多元醇、共聚产品呈井喷式发展。聚仁化工成功成为国内首家实现ε-己内酯、聚己内酯多元醇和聚己内酯(PCL)等衍生物成套技术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最开始我们的设想就是做单体,供给下游就可以了,但后来发现在聚合物材料领域,国内也是空白,所以倒逼着我们往这条路上走。但你会发现,越往下走,越接近客户、市场,越熟悉应用行业的特点。”王函宇说。
目前,聚仁化工已建成投产5000吨/年ε-己内酯及其衍生物配套生产装置。针对国内涂料等行业的变化,开展了多元醇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完成了45个系列牌号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
“我们正在建一条3000吨/年的ε-己内酯聚合物产线,预计今年年内投产;明年公司打算启动二期项目,新建20000吨/年己内酯、10000吨/年己内酯多元醇和5000吨/年聚己内酯装置。”王函宇介绍说。
2019年,聚仁化工的产品供不应求,赢得了德国毕克化学、日本关西化学、日本立邦涂料、湛新树脂、巴斯夫等国际跨国公司和万华化学、美瑞新材等国内行业领先企业的一致好评。
上市是很多公司的梦想,但对于未来的计划,王函宇还是很谨慎:“其实我们也没有想那么多,就先和产业链上的企业合作。技术的发展肯定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民营企业没有太多试错的机会。我们只能求稳,小步快跑。”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量产己内酯的企业,聚仁化工责任重大,做越大的计划风险越高,万一翻车,对国内整个高新技术产业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国外企业可能会翻倍涨价。”王函宇表示,未来,聚仁化工的重心会放在可降解材料领域,为企业发展、环境改善做一点贡献。
【人物介绍】
王函宇,现任湖南聚仁化工董事长兼总经理、法人代表。1992年湘潭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巴陵石化公司锦纶厂己内酰胺车间,先后担任锦纶厂己内酰胺车间技术员、技术组组长、项目经理。其后调至巴陵石化化工二厂环己酮车间工作,历任技术员、生产技术副主任、车间支部书记。2008年任福建省东鑫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负责六万吨/年环己酮工厂设计、建设及生产运营管理。2014创办湖南聚仁化工。
【企业介绍】
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云溪区绿色化工产业园,是国内首家、全球第四家ε—己内酯单体的工业化生产高新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ε—己内酯单体、聚己内酯多元醇及聚己内酯高聚物等系列产品。公司目前已拥有一支由院士、博士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等组成的40多人的科研团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0项。
【产品介绍】
1.己内酯
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为国家保护品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乙醇、苯等极性溶剂,不溶于石油醚。是生产聚己内酯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原料,己内酯开环后得到己内酯衍生物如己内酯多元醇可用作改性剂,广泛应用在聚氨酯、丙烯酸、聚酯、环氧树脂等材料上的改性,使其拥有优异的柔韧性、抗冲击性、耐候性、耐溶剂性、耐水性及提高色泽度等性能。高分子聚己内酯是国家《“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中的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重大装备与工程用特种材料。
2.聚己内酯
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可生物降解性和良好的渗药性,此系列的产品是具备高分子量(>10000)的可降解脂肪族聚酯树脂,可用于低温塑型材料、医疗板材、热熔胶胶黏剂、儿童玩具、3D打印材料、可降解材料的原料。聚己内酯在生物降解材料、医疗器械、药物载体及3D打印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3.聚己内酯多元醇
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相容性,用于聚氨酯、丙烯酸等树脂合成改性,增加下游制品的低温韧性、耐老化性、耐油耐水解性能。主要应用:聚氨酯弹性体、水性聚氨酯涂料、汽车涂料、UV涂料、油墨、胶黏剂等众多领域。
“改性工程塑料产业链通讯录”旨在为塑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一个线上交流合作的平台。本通讯录支持在线群聊、实名认证、互换名片。主要成员包括:巴斯夫、苏威、沙特基础、索尔维、塞拉尼斯、沃特、金发、同益实业、金旸、聚嘉、温州大学等,这里聚集了特种玻璃领域董事长、总经理、技术总监、教授等高端资源,想快速找供应商、找客户、找人脉,找合作,请加入“改性工程塑料产业链通讯录”,在线实时交流与合作。
重磅推荐
【2020年改性塑料行业研究报告】
#部分内容展示#
......
现开通新材料在线®APP白银会员
即可免费获赠
【2020年改性塑料行业研究报告】
今日特价:158元
点击或扫码马上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