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明年iPhone是否全面采用OLED屏?
时间:18/05/30
1.JDI今日股价崩盘一度暴跌20%,明年iPhone全面采用OLED屏;
2.苹果明年所有新iPhone都用OLED可能性极低;
3.华为与京东方联手打造首款可折叠智能手机;
4.IHS:2018年第一季全球OLED TV出货量年增115.8%;
5.TCL集团:架构调整雄鹰展翅 面板新星低估龙头;
6.电视面板报价如“自由落体”跳水 外资看淡群创、友达;

1.JDI今日股价崩盘一度暴跌20%,明年iPhone全面采用OLED屏;

集微网报道,今天,日本显示公司(JDI)股价盘中崩盘,一度暴跌20%。截止日本股市收市,JDI 股价虽然跌幅收窄,但是依然下跌了7.97%。



造成JDI  崩盘的原因是今天韩国《电子时报》称,苹果公司已经决定在明年发布的所有新iPhone机型中使用OLED屏幕。

目前,JDI是iPhone LCD 屏幕主要供应商。而去年发布的iPhone X,苹果抛弃用了10年的LCD屏转投OLED屏,而这在某种程度上,让韩国屏幕厂商更加无敌。

在5月份JDI 公布的2017年财报就显示,JDI 在 2017 年营收比前一年下滑,而且净亏损也较前一年加大 681% 的情况。

JDI 在财报中指出,对于其营收及获利在 2017 年的变化,一方面是其大客户的智能手机开始采用 OLED 屏幕,降低了对 LCD 屏幕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的竞争加剧,因此造成营收及获利的下滑。

由于 JDI 的主要业务为面板,在财报中的提到的大客户其实就是科技大厂苹果。苹果在 2017 年推出了采用 OLED 面板的 iPhone X 智能手机,其面板由三星独家供应,这也就导致苹果从 JDI 采购屏幕的数量较前一年大幅减少,使得营收和净利都受到严重的冲击,并且使得已经财务吃紧的 JDI 状况更加严峻。

目前来说,能从唯一获得更多好处的就是三星显示,目前他们也是iPhone唯一OLED供应商。据悉,三星占据了全球移动设备用OLED产品市场超过95%的市场份额。

总体看,留给JDI 的只剩下一个时间窗口。此前从供应链传出的消息看,今年苹果将推出的 3 款智能手机,其中较为价廉的机款将会舍弃 OLED 屏幕,采用 LCD 屏幕;而且预计廉价款机种将会是新推出的 3 款 iPhone 中最佳者,因此有机会带动 JDI 在 2018 年的业绩复苏。

除了JDI 意外,iPhone 2019年全面切换成OLED 屏幕,也将引起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链全面跟风。目前,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都已经开始布局。

以京东方为例,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2017年5月实现产品点亮,同年10月实现产品量产交付;绵阳柔性6代线已完成封顶,预计将于2019年实现量产。

此外,今年3月京东方公告显示,将在重庆投资建设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这已经是他们布局第三条这样的生产线,其总产能为每月4.8万片玻璃基板,尺寸为1500mm×1850mm,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等柔性显示产品,预计2020年投产。(校对/蓝天)

2.苹果明年所有新iPhone都用OLED可能性极低;

  新浪美股 北京时间5月30日讯,据彭博消息,摩根大通分析师Jay Kwon在研报中写道,苹果明年所有新款iPhone都使用OLED的可能性极低,部分原因是苹果做这样的决定还为时过早,并且存在潜在的产品定位冲突。

  LCD相关公司股价周二下跌,主要是因为虚假的市场告警,近期可能会反弹;维持2019年“两款OLED和一款LCD机型”的基本预测。

  高盛分析师高山大树表示,媒体有关苹果的报道未获相关公司证实,而OLED供应商三星电子、LG Display以及LCD供应商Japan Display、美蓓亚三美的股价反应过激了;不可能2019年所有iPhone型号都换到OLED。新浪美股

3.华为与京东方联手打造首款可折叠智能手机;

据来自韩国媒体的一份新报告称:华为刚刚与京东方公司联手打造了其首款可折叠智能手机。


华为上个月表示,希望在今年11 月份推出全球首款可折叠智能手机。

据了解,京东方早在2017年就开始生产柔性OLED显示器。报告称,京东方将生产8英寸折叠式OLED柔性面板,华为将使用其折叠式智能手机。

此外,报告还提到京东方技术公司接到命令,为两家尚未命名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开发四款可折叠面板原型。

目前还不清楚京东方是否能够满足两家智能手机供应商的供应需求。飞象网

4.IHS:2018年第一季全球OLED TV出货量年增115.8%;

IHS Markit 5 月 29 日公布,2018 年第一季全球电视出货量年增 7.9% 至 5,060 万台。IHS 统计显示,LCD TV 出货量年增 7.5% 至 5,010 万台,同一时间 OLED TV 出货量年增 115.8% 至 47 万台。

2017 年全球 LCD TV 出货量下滑 3.6%。IHS 指出,平均零售价降幅不如预期,导致许多地区的消费需求受到冲击。不过,2017 年底至 2018 年初液晶面板价格下跌导致 2018 年第一季终端市场价格出现变化,同一时间电视品牌在部分关键新兴市场因 2018 年世足赛前促销活动起跑而拉高了出货量。

IHS Markit 执行董事 Paul Gagnon 指出,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通常会出现世足赛相关强劲季节性需求。他还提到,东欧地区电视需求可望因世足赛于俄罗斯登场而攀高。

2018 年第一季拉丁美洲电视出货量年增 40%、50 寸(或更大)电视出货量成长幅度相当显著。根据 IHS Markit 针对 34 国、逾 100 家零售商所做的调查,拉丁美洲的电视销售均价在新兴市场当中名列第一。

在 8 个地区当中中国的销售均价最低、报 446 美元,平均尺寸(47.3 寸)居冠。另一方面,西欧因 4K 机种出货占比居第二高、均价居各市场之冠(超过 712 美元)。

三星电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预期 2018 年第二季在全球主要足球赛事以及新兴市场成长的带动下,电视市场需求将呈现年增。三星预期下半年将推出 8K 与 Micro LED 电视。IHS

5.TCL集团:架构调整雄鹰展翅 面板新星低估龙头;

公司业务架构调整,估值锚切换带来市值提升。TCL集团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从上游液晶面板、中游模组到下游终端整机生产垂直一体化的消费电子龙头,收入自2014年突破千亿以来,净利润2014-2016年复合增长率-28.94%,集团多元化业务大而不强,终端产品业务获利能力弱,掩盖了进入利润释放期的优质资产华星光电,2017年华星光电净利润48.62亿元,净利率16%。根据公司规划预计在2019年完成业务重组,集团只保留以华星光电为主的半导体显示、销售物流及金融创投等轻资产业务,终端产品业务剥离后,估值中枢将从多元化的家电企业切换到半导体显示行业,未来有望对标国内面板龙头京东方。

  集团持股华星比例提高至86%,面板价格回落对归母业绩影响有限。华星面板出货量全球市占率15%排第五,但借助集团全产业链优势、华星占国内六大电视机品牌厂商面板采购市场份额24%排第一。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自2017H2同比回落20%+,主要是新增产能释放逆转供需。判断在2018年体育赛事拉动下、全球液晶电视销量提振3%左右,外加电视面板每年提高1.6吋将有效消化新增产能,大尺寸面板价格或有望2018Q3企稳。小尺寸面板柔性AMOLED供不应求、全面屏导入LTPS成为替代性选择,屏幕长宽比改变直接增加面板需求面积,预计2018年LTPS小尺寸面板价格下滑趋势减缓。考虑到集团持股华星比例提高至86%、全年价格回落对华星归母净利润影响有限(下滑13%)。

  T1折旧2019H1结束,华星光电进入利润释放期。公司2011年投产的T1项目2019H1折旧结束,预计2018-2019年分别减少5亿元和19亿元左右;T3项目6.5代线2017Q4实现第二阶段量产,2018年起向小米手机供货全面屏,利润释放空间大。预计华星光电2018-2020年净利润38亿元、52亿元和71亿元,归母净利润贡献33亿元、38亿和51亿元。公司定增40.34亿元收购华星10.04%股权后,实现华星管理层持股上市公司1.79%股份,同时推出两项员工持股计划,业绩释放动力强。

  通讯扭亏、多媒体放量带动集团盈利回升。公司移动通讯业务出售49%股权引入紫光集团、云南城投和新管理团队三大战略投资者后,2018年或有望大幅减亏18亿元左右;同时多媒体业务得益于北美等海外市场高增长,净利润有望同比提升20%净增1.4亿元,综合提振集团归母净利润增长50%左右。

  资产重估构筑安全边际,估值切换提供向上空间。重估公司各项物流金控业务价值后,认为对应市值623亿元,股价安全边际较高。考虑到公司业务多元化,采用分部估值法进行评估。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39.99亿元、48.22亿元和62.64亿元(暂不考虑业务架构调整),对应EPS分别为0.30、0.36和0.46元/股,2018年合理市值空间492-606亿元,对应目标价格区间为3.64-4.49元/股,对应上涨空间13%-39%,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证券时报

6.电视面板报价如“自由落体”跳水 外资看淡群创、友达;

面板报价跌跌不休,外资摩根大通、滙丰证券最新观点双双看淡面板业前景,摩根大通更直指,电视面板报价如“自由落体”跳水,将对双虎群创、友达基本面带来冲击。

摩根大通证券科技产业分析师张恒表示,面板双虎第季1财报优异,然而根据市场访查,面板需求持续不振,第2季以来,报价续跌,5月更加速跌价,32吋、40吋面板出现崩盘下跌,尤其32吋面板跌至成本附近。

张恒指出,32吋面板快速下跌,跌势或会放缓,但面板厂已将产能转向其他尺寸产品。另一方面,大陆京东方10.5代产品于4月出货,对于65、55吋面板价格进一步形成压力,而中国大陆五一劳动节,电视销售不尽理想,AVC统计,电视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9%,营收也比同期减少11%,大陆电视面板库存仍比正常水准多出一至二周。

对照台厂表现,张恒认为,群创、友达上季获利,可能是连续亏损前最后一季赚钱,第2季面板出货展望看来低于季节性水平,产品平均单价(ASP)展望也有杂音,友达预期持平第1季,群创则预期衰退高个位数。大摩基于第1季财报上调双虎营运,但维持面板业走下坡看法。

滙丰证券指出,5月电视面板ASP扩大下滑,反映面板业前景严峻。预期6月跌势放缓,然而到第3季持续跌价的趋势确立。

滙丰证券科技产业分析师洪希民表示,IHS PriceWise统计,5月电视面板ASP月减4%至11%,平均ASP年减幅由4月的29%,扩大到34%,与滙丰本季原本的悲观看法一致。

滙丰预测6月报价跌势趋缓,主因部分品牌有机会预先准备下半年的旺季,面板厂也可能考虑降低产能使用。滙丰预期,5月面板及电视机面板报价比降至28%,接近2016年4月低迷时的27%,跌势可能放缓。惟随大陆供应链压力增加,群创、友达基本面仍审慎。

面板报价跌跌不休,外资摩根大通、滙丰证券最新观点双双看淡面板业前景,摩根大通更直指,电视面板报价如“自由落体”跳水,将对双虎群创、友达基本面带来冲击。

摩根大通证券科技产业分析师张恒表示,面板双虎第季1财报优异,然而根据市场访查,面板需求持续不振,第2季以来,报价续跌,5月更加速跌价,32吋、40吋面板出现崩盘下跌,尤其32吋面板跌至成本附近。

张恒指出,32吋面板快速下跌,跌势或会放缓,但面板厂已将产能转向其他尺寸产品。另一方面,大陆京东方10.5代产品于4月出货,对于65、55吋面板价格进一步形成压力,而中国大陆五一劳动节,电视销售不尽理想,AVC统计,电视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9%,营收也比同期减少11%,大陆电视面板库存仍比正常水准多出一至二周。

对照台厂表现,张恒认为,群创、友达上季获利,可能是连续亏损前最后一季赚钱,第2季面板出货展望看来低于季节性水平,产品平均单价(ASP)展望也有杂音,友达预期持平第1季,群创则预期衰退高个位数。大摩基于第1季财报上调双虎营运,但维持面板业走下坡看法。

滙丰证券指出,5月电视面板ASP扩大下滑,反映面板业前景严峻。预期6月跌势放缓,然而到第3季持续跌价的趋势确立。

滙丰证券科技产业分析师洪希民表示,IHS PriceWise统计,5月电视面板ASP月减4%至11%,平均ASP年减幅由4月的29%,扩大到34%,与滙丰本季原本的悲观看法一致。

滙丰预测6月报价跌势趋缓,主因部分品牌有机会预先准备下半年的旺季,面板厂也可能考虑降低产能使用。滙丰预期,5月面板及电视机面板报价比降至28%,接近2016年4月低迷时的27%,跌势可能放缓。惟随大陆供应链压力增加,群创、友达基本面仍审慎。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