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在医疗行业起什么作用?看美国前五的医疗机构你就懂了
时间:18/05/31

 

近年来,资本扎堆医疗AI。自2014年以来,国内医疗AI企业数量进入高速增长期,2016年已经达到36家之多,到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50。而近距离观察这些企业,我们发现“医疗+AI”构想虽多,技术层面也不断有产品推出,应用场景的国内商业落地却少之又少。

 

4月17日,动脉网“医疗AI商业化落地”系列文章《希氏异构与华西医院深度合作,走出了一套自己的模式》报道了希氏异构深耕华西医院,探索其商业化落地之路的案例。

 

正如希氏异构创始人兼CEO宋捷所讲,国内医疗AI商业落地面临遭遇诸多瓶颈,诸如条块分割的“科室+AI”模式无法形成合力去触发真正的变革、数据采集法律壁垒过高致无法达到“量”的需求、技术商硬件研发能力弱无法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最终产品等难题。这无疑制约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改善医疗行业痼疾发挥实质作用。

 

那么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呢?国内AI企业做了许多尝试,动脉网一直在进行跟踪报道。现在让我们换一种思路,将视角转向美国的大医院,看看他们是如何应用AI的。一百多年以来,美国一直能够快速将创新成果迭代到现实场景中,成为技术变革最大的受益者。

 

为了帮助患者缩小就医检索范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会公布“最佳医院荣誉榜”。在本文中,我们选择了2017-2018年度榜单排名前五的大医院,分别是梅奥诊所、克利夫兰诊所、麻省总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和UCLA医疗中心。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