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青年学者讲堂第244讲:高性能CMOS太赫兹探测器
时间:18/09/28

926日下午,由校青协、校科协和化工学院联合主办的“星期三青年学者讲堂”第244讲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第六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主讲“星期三青年学者讲堂”的是来自电光学院的廖轶明讲师,主讲的题目是“高性能CMOS太赫兹探测器”,讲座由电光学院丁大志教授主持,来自电光学院和自动化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廖老师围绕着太赫兹信号与太赫兹技术,生动的讲解了太赫兹信号及太赫兹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太赫兹探测器技术,CMOS太赫兹探测器:基于SPP天线的CMOS太赫兹探测器以及CMOS太赫兹探测器线阵芯片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说明了太赫兹波是室内短距离通信以及空间通信的优秀媒介,太赫兹具有丰富的分子转动及原子结构谱线,由于太赫兹信号对人体无害,且对应极性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振动能级跃迁能量,因此太赫兹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分辨发生病变及损害的生物组织,太赫兹波对陶瓷、泡沫等非透明的非极性物质有极强的穿透性,而太赫兹光子能量低对人体无害,可以用于对人体安检。

讲座最后,到场师生与廖老师进行了简短的讨论。同学们积极提问,互相交流。

整个报告通俗易懂,结构分明,图文并茂。廖老师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理论结合实验,把每个问题都讲得很透彻。同学们认真听讲,受益匪浅。


附报告人简介:

廖轶明,我校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讲师,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CMOS太赫兹探测器研发、纳米集成电路及纳米集成电路器件可靠性物理等方面研究。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过重大专项以及2973项目。目前已发表SCIEI收录论文16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


1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