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基础研发 拒绝3M的收购 这家企业有何过人之处?
时间:19/09/20

国之栋梁,铸就大国之材!《大国之材》栏目聚焦材料界学术泰斗、行业领军人物,通过大型系列纪录片、系列丛书、视频访谈、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见证中国材料人奋勇拼搏、砥砺前行的成长轨迹,记录中国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迈进的发展史。


《大国之材》分为《人物篇》、《企业篇》、《行业篇》等,包括《院长来了》、《对话》等子栏目,分别从不同视角记录充满智慧的材料人的故事。


我国的有机硅技术起步于1952年。进入21世纪,出现最早一批从事有机硅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经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品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安品)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建筑、太阳能和LED产业的发展,有机硅胶产业爆发,与此同时,大量国产有机硅胶品牌也在涌入市场。


与大多数品牌不同的是,安品创始人丁小卫是技术出身,他看重的是对基础技术的研究。在有机硅材料行业,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 丁小卫


事实上,早在1997年,丁小卫就已经开始创业,做金属表面处理的化工助剂。


一次偶然的机会,丁小卫接触到有机硅,他发现金属表面处理有近一半的材料需要用到有机硅。金属材料应用广泛,但是在加工、贮存、运输等过程中,易被腐蚀。而有机硅作为金属表面处理剂,具有防腐效果好、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巨大的金属材料市场自然带动了有机硅市场,于是丁小卫决定转做有机硅。


创业中的丁小卫卯着一股拼劲。


创业初期的他面临资金困难的局面,尽管当时家境富裕,丁小卫仍不愿意向家里求助。缺钱买技术,他决定自己干。彼时,他经常一边跑客户,一边钻研相关的书籍。厚厚的技术教材书本,丁小卫把它当成小说来看。“那时候白天跑业务,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叫实验员做实验,晚上回到公司准备第二天的实验方案。”


如此坚持了约两年时间。


丁小卫的事业开始步入正轨,他成功地调配出有机硅电子胶。事实证明,安品的成果也得到客户的认可,2005年,安品的电磁炉粘接胶占全国市场的85%,并成为美的、格力、苏泊尔等家电大厂的供应商。


丁小卫回忆道,令他意外的是,安品的几个专利已经触及美国3M公司的核心技术。2012年,3M公司向安品伸出橄榄枝,发出收购邀请。


3M是一家以创新和产品繁多著称于世的跨国公司,据数据显示,世界上50%的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到3M的产品。如果被3M收购,意味着安品将迎来强大的背书后台,丁小卫也将告别艰苦的奋斗环境。


不过,丁小卫断然拒绝了3M的收购。他心中已经画下蓝图,他认为在有机硅材料这方世界,还有大片领土等着他去征服。


丁小卫每年都拿出营业收入的百分之十几用来研发,大力专注研发的后果是市场开辟的速度变得缓慢,丁小卫时常感到有些懊恼,不过每当想起自己手头拥有的这些科研成果,他又觉得这一切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在惠州市石化区,安品建起了研发和生产基地,其中两栋楼是专属于安品研发部门的,在这里已经诞生了一百多项发明专利。丁小卫还特地设置了一个聚焦战略的研发中心,里面正在酝酿着安品的未来。


△ 安品有机硅


新材料在线®走访了这个颇具传奇的企业,聆听丁小卫与有机硅材料的故事。(X为新材料在线®,D为丁小卫)


注重基础研发


X:安品的主要产品有哪些?


D:安品不单纯只是做有机硅胶粘剂,我们的导热材料在国内也绝对是一流,我们自己著有导热理论的书籍。我们发现导热理论有问题,我们都在突破。包括了水性乳液、纳米材料、石墨烯等,扎进去后发现一个问题,要从更深的理论去研究,其实我们中国的企业,大都停留在很低层级的一些技术,包括我们做胶的、做导热的企业,都停留在配方阶段,而没有什么更深层次钻研。没有去做合成,没去做微观的研究,其实微观研究很重要,像纳米材料,这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做。


我们做研发和技术更多的是要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


X:安品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怎么样的?


D:我们公司有三、四个博士后,还有几个博导级别的教授以及一批985的硕士,都是顶尖人才。


比如今天上午我们讨论一上午都是理论方面的东西,从更深层次来讨论我们的产品,下午就是应用方面会议。我们理论和应用相结合,我们公司不一样,应该会做出一些具有重大突破的成果出来。


中国材料领域的上市企业,老板大部分是做业务出身。说明中国这个阶段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还有市场,但现在就不同了。技术需要升级,产业需要平台。


大家不愿去投入,要做基础的东西,没那么简单。其实我们做产业的最前端,很痛苦的。因为做这一块,前期投入太大,投入的时间周期很长。不过,也是有收获的,比如LED封装胶国内我是第一个做出来的,第一个产业化的。导热材料我们也走在最前面。


独特优势


X:安品的产品布局是怎么样的?


D:有机硅材料、导热导电材料。为了配合当前的5G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先做出业务,后面还有好多的产品,硅碳融合的材料,纳米材料,以及环保安全方面的材料。


但是目前我们也是从最基本的开始,基础有机硅树脂都在做。因为基础的材料搞定了,你后面产品想怎么做都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家都不做基础的东西,怎么走得远?


X:产品优势有哪些?


D:终端的像三星、微软,中兴、LG、飞利浦、美的、索尼、比亚迪、北汽,都是我们客户。


我们的产品优势,比如导热材料,我们的性能最好,不比国外的产品差。


我们有技术优势,走高档的路线。比如散热材料,有人问我们的产品怎么像水一样低的粘度那么高导热系数,我说这东西是我们自己合成的,不是找的配方,别人都是一个配方打天下,安品甚至可以自己卖配方。有人的导热灌封胶价格卖14块,我们成本都不止。但我们是与国外产品对标的,也要卖到国外产品的价格,这样才有利润,不然怎么去养研发人员。


X:去年的营收情况如何?


D:去年营收一个多亿,持续十几年了,这个数字没有什么突破。营收情况其实我们没有过多关注这些,我们这十几年就是一直研发很多的新项目,把已经产生的这些利润全部投到新项目的研发中去了。


现在我手头掌握着一堆的好东西。


目前在我们中国来说大家做营销比较多,为什么中国为什么制造业做得这么辛苦?赚的那么少,关键问题就是基础材料受制于人。我们每年的研发费用都是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十几,十几年来都是。


有些公司营收十几个亿,研发才几个人,都没有几个专利。如果我们要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 ,那也是我们战略的一部分。安品的未来不止是几十个亿,未来要做出上百亿。


X:安品的战略部署是怎么样的?


D:安品有核心的技术优势,就是打价格战它也是有优势的。不过打价格战这不是做企业的一个目的。至少我们的初心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单是赚钱,那么早就可以把公司卖了。


杜邦一款PI膜,卖给我们650元,国内的仅19元一平方米。国内材料达不到,就它的技术能达到指标。


国产的很多材料相差太远,虽然有相应的材料,但是相差30倍价格的材料还很多。


而对我们来说,很多东西我们能做出来,因为我们有基础研究,所以我们手头有一些世界级的东西。比如纳米级的石墨烯,应用在电池里面,现在我们这都有,都会为产业带来巨大改变的。


去年我们的导热光凝胶产品,华为愿意给我一个1.3亿元的订单,但我婉拒了,价钱太低,我不想打价格战。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力不想那么便宜卖出去,因为我要考虑后续的研发,还有要养一帮人才。


未来


X:安品的定位是什么样的?


D:其实安品未来不是单纯走精细化工,我们要往功能化化学品的方向走。


在中国材料企业里面,我觉得我至少还是有点想法的人。我们不单是赚钱,还要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社会很多的很多价值观扭曲,大家只看着谁有钱谁厉害,如果我可以把道德底线降下来,我赚几百个亿也可以,只是我不愿意去做。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担当,就图赚钱的话,这社会怎么进步?


我们的目标就想要做一流的企业,做最好的产品,成为中国的杜邦,信越。


图片来源:安品有机硅


-相关推荐-


想要构建新材料行业知识体系?想要学习资本运作与企业管理之道?101位资深导师,为您授业解惑。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企业家黄埔军校——新材料企业家成长营,您值得加入!


 新材料企业家成长营 



详情咨询

曾小姐

136 4093 5129

扫码立即报名

(请备注“大国之材”)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