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Adv. Sci.:液晶微滴用于实时监测活体单细胞释放的NH3
时间:19/09/27

NH3是细胞的谷氨酰胺代谢产生的有毒副产物。细胞外过量的NH3与肿瘤密切相关。由于肿瘤细胞的异常代谢,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产生α-酮戊二酸进入三羧酸循环,α-酮戊二酸由谷氨酰胺通过两次脱氨基反应生成,NH3作为副产物释放到细胞膜外。由于细胞释放小分子代谢物浓度的快速波动和稀释,导致其检测困难。而传统的色谱质谱技术一般聚焦于大分子代谢物的检测,并且检测通常需要大体积的细胞培养基,因此实时监测细胞释放的小分子代谢物面临挑战。


近期,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封装的液晶微滴,可固定于细胞膜表面,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地实时监测细胞/单细胞释放的目标分子或者离子。将液晶E7与4-戊基联苯-4'-羧酸(PBA)掺杂,封装在层层自组装的聚合物微胶囊中,合成这种液晶微滴(P-E7PBA)。P-E7PBA聚合物层外表面的氨基有利于其固定在负电荷的细胞膜表面。固定在细胞膜表面的P-E7PBA实时特异性响应细胞释放的NH3发生从Radial到Bipolar的构象变化。

图1.固定在细胞表面的P-E7PBA响应细胞释放的NH3发生构象变化


P-E7PBA发生构象变化归因于与E7掺杂的PBA响应细胞周围的NH4+(细胞生理pH下,99%的NH3以NH4+存在),诱导液晶分子取向发生变化。为了使P-E7PBA特异性响应NH3,需要优化液晶微滴的最适工作pH。乳酸、抗坏血酸、混合酸性氨基酸以及多种金属离子的干扰试验证明P-E7PBA在最适工作pH条件下特异性响应NH3。而且,P-E7PBA对NH3响应灵敏快速,响应浓度低至1×10-6 M。在最适工作pH条件下,固定在正常细胞(HUVEC)表面的P-E7PBA始终维持Radial的构象,而肿瘤细胞(MCF7、U87、Caco-2)表面的P-E7PBA发生从Radial到Bipolar的构象变化,并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时间。另外,P-E7PBA对单细胞水平的NH3的响应反映了P-E7PBA的高灵敏度以及在评估单细胞异质性方面的广阔前景。

图2. P-E7PBA对pH的响应以及对不同细胞系的细胞微环境的响应


图3. 最适工作pH条件下, P-E7PBA响应不同细胞系释放的NH3


图4. 不同L-谷氨酰胺浓度下, P-E7PBA对不同肿瘤细胞系释放的NH3的响应时间的差异


图5. P-E7PBA对单细胞水平的NH3的响应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 上,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Mashooq Khan博士和博士生李玮玮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C0906800)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 21435002, 21727814,21621003)的资助。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Real-time imaging of ammonia release from single live cells via liquid crystal droplets immobilized on the cell membrane

Mashooq Khan, Weiwei Li, Sifeng Mao, Syed Niaz Ali Shah, Jin-Ming Lin*

Adv. Sci., 2019, DOI: 10.1002/advs.201900778


导师介绍

林金明

http://www.linlab-tsinghua-edu.org/

https://www.x-mol.com/groups/Linlab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