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硫化氢可激活的近红外光控药物释放纳米材料
时间:19/10/16

智能药物释放纳米体系可以通过外加刺激因素实现药物的按需给药,精确控制药物的施加位置和用量,进而获得优良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毒副作用。在众多的刺激因素中,光具有无创性、远程可控性、高时空分辨率等优点,因而构筑近红外光控智能药物释放纳米体系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常,光控体系采用热敏材料如有机相变材料包裹光热转换试剂。但目前常用光热转换试剂是一类“always on”型光热材料,不能实现肿瘤的特异性识别,不能准确地区分肿瘤与正常组织,故很难实现疾病的精准治疗。


华东理工大学赵春常教授课题组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天然脂肪酸中引入肿瘤标志物(硫化氢)可激活探针(InTBOD-Cl)和药物盐酸伊立替康(CPT-11),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诊疗纳米材料(NPs@BOD/CPT)。纳米材料NPs@BOD/CPT在近红外光作用下,不具有明显光热效果。然而纳米材料NPs@BOD/CPT中的InTBOD-Cl在富含硫化氢的肿瘤部位可原位产生近红外区具有强吸收的染料InTBOD-SH。在近红外光照射下,InTBOD-SH可将光能转换为热能,引起体系的升温高于相变材料天然脂肪酸的熔点,材料由固态向液态发生转变,释放亲水性药物,最终实现了富含硫化氢肿瘤的有效治疗。同时,硫化氢可激活NPs@BOD/CPT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因而纳米材料NPs@BOD/CPT具有结肠癌成像和荧光成像介导肿瘤治疗的特性。该工作表明,肿瘤标志物和近红光的协同作用实现药物的按需释放可为精准医学提供保障。


相关成果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博士生石奔任宁为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田禾院士的悉心指导。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Theranostic Nanoplatform with Hydrogen Sulfide Activatable NIR Responsiveness for Imaging-Guided On-Demand Drug Release

Ben Shi, Ning Ren, Luyan Gu, Ge Xu, Rongchen Wang, Tianli Zhu, Ying Zhu, Chunhai Fan, Chunchang Zhao, He Tian

Angew. Chem. Int. Ed., 2019, DOI: 10.1002/anie.201909883

导师介绍

赵春常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10483

樊春海

http://scce.sjtu.edu.cn/jiaoshi.php?aid=2846&c=6

诸颖

http://www.sinap.ac.cn/TeacherIntroDetail.aspx?id=e1b89923-934c-474d-a424-b3b1c2e2b31f


(本稿件来自Wiley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