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 作者:附属第六医院 | 编辑:许佳、郝俊 | 发布日期:2019-12-10 | 阅读次数:
近期,我校附属第六医院直肠癌联合诊治中心首席专家汪建平教授作为通讯作者,肿瘤内科主任邓艳红教授、结直肠肛门外科兰平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池畔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发布文章“改良mFOLFOX6联合或不联合放疗对比5-氟尿嘧啶联合放疗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国FOWARC研究的最终结果”。这是该团队的研究成果第二次在国际知名肿瘤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8年影响因子28.245分)发表。
这是全球范围内首个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了全量化疗联合放疗和单纯新辅助化疗的直肠癌术前治疗的模式,其结果以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全量放化疗可以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而单纯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同样可以达到与当前标准放化疗相似的局部复发和长期的生存,同时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更好的肛门功能。
该研究为直肠癌治疗领域开启了新篇章,丰富了新辅助模式的选择,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器官功能以及优化和节约我国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奠定了我校附属第六医院在直肠癌诊疗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汪建平教授介绍,FOWARC研究是完全由中国研究者自主设计、执行和合作完成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他表示,临床上,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具有青年患者比例高、直肠癌比例高和早期诊断率低的特点。目前对于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常规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的综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愈率,但仍有30%的患者会出现远处器官转移,并最终威胁生命。
汪建平教授表示,对于大部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而言,可以考虑先采用FOLFOX方案化疗取代同步放化疗,并根据后续疗效评估选择性追加放疗。上述策略的提出开启了直肠癌治疗领域新篇章,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器官功能以及优化和节约我国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汪建平教授于2011年牵头并联合全国15家高水平医院启动了此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FOWARC,希望通过加强术前系统性药物治疗达到同步放化疗的效果,同时为外科手术创造适宜的条件,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节约社会医疗资源。
该研究自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共入组495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配至5-FU+放疗组(FU-RT),mFOLFOX6+放疗(FOLFOX-RT)和单纯mFOLFOX6化疗组(FOLFOX)。主要研究终点为3年的无病生存时间(DFS)。
研究近期疗效结果显示三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分别为14.3%、28%和6.1%,而降期率(术后分期为0-I期)为37.6%、57.4%和35.8%。研究结果提示:单纯FOLFOX方案新辅助化疗与5-FU为基础的放化疗相比,具有相似的R0切除率和肿瘤降期率以及更低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约35%患者仅术前接受单纯化疗而不需要放疗也能很好的进行手术治疗。据了解,此研究两次入选了2015年和2018年美国肿瘤临床学会(ASCO)年会口头报告,并于2016年9月第一次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6 Sep 20;34(27):3300-7.)杂志发表。
此次研究的3年无病生存率结果显示,FU-RT组为72.9%,FOLFOX-RT组为77.2%,FOLFOX组为73.5%。三组的3年复发率均小于10%,分别8.0%、7.0%和8.3%,3年生存率为91.3%、89.1%和90.7%。研究远期结果再次证明,术前单纯FOLF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3年局部复发率、无病生存率以及生存率等远期疗效指标方面均与当前的标准5-FU同步放化疗相当。而安全性方面,单纯化疗组患者的近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放疗组有显著降低。同时研究还显示,单纯化疗在控便能力和大便次数等肛门功能方面的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