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碳包覆的纳米花状VPO4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时间:19/12/17

随着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领域的迅速发展,电化学储能体系也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稳定性得到大力发展。然而,锂资源的匮乏和分布不均匀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储能系统中的应用。近年来,钾离子电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钾资源丰富,同时在有机电解液体系中表现出比锂、钠更低的还原电位。但是,金属钾的活泼性很高,并且在充放电过程中同样存在枝晶问题,因此,探索合适的负极材料也较为关键。


VPO4作为负极材料在锂、钠离子电池中已经被广泛报道,但此前鲜有用于钾离子电池中。而且其也存在较多问题,包括放电过程的转化反应机制伴随较大的体积膨胀,以及磷酸盐类材料固有的导电性差等。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春华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以层状的VOPO4•2H2O为原料,通过异丁醇的嵌入、剥离以及还原作用得到纳米花状的VOHPO4•xC4H9OH,并通过煅烧制备了原位碳包覆的VPO4


将碳包覆的纳米花状样品(VPO4-F)应用在钾离子电池中,它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5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具有400 mAh g-1的高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也达到64%;其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也优于无碳包覆的样品,在5 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保持197 mAh g-1的比容量;此外,在500 m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仍有263 mAh g-1的容量。同时,作者们通过一系列的非原位表征证明,在放电过程中生成K3PO4和V,确认了其充放电机理是通过转化反应进行的。


相关工作发表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廖家英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In situ carbon coated flower-like VPO4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potassium-ion batteries

Jiaying Liao, Qiao Hu, Jinxiao Mu, Xiaodong He, Shuo Wang, Jiemin Dong, Chunhua Chen*

Chem. Commun., 2019, 55, 13916-13919, DOI: 10.1039/c9cc06948h


导师介绍

陈春华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73841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