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转向智能智造 帘子布发展第一批尼龙66色丝成功下线
时间:19/12/17

文章来源:大河网


近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发展公司第一批尼龙66色丝成功下线,标志着该集团尼龙66工业丝产品实现了从单一的无瑕银丝到七彩斑斓色丝的突破,成为国内少数几家掌握尼龙66原液着色色丝生产技术的公司之一,也标志该集团66工业丝生产实现了由“传统制造”向“智能智造”的转变。


尼龙66色丝可广泛用于迷彩服、箱包等军工、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市场上所需的尼龙66色丝大多是经过后期染制而成,存在能耗高、污染重、色牢度低等缺点。


面对日益趋紧的环保压力和高端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近年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实施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技术改造,通过立项公关,研发出一大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积极推进尼龙化工产业提档升级。


作为中国尼龙城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投资4.9亿元的4万吨尼龙66差异化工业丝项目,于今年9月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八头纺尼龙66原液着色色丝是继该项目顺利下线四头纺工业丝和八头纺细旦丝之后的又一成果,不仅使集团高端差异化产品更加丰富,而且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12月13日,记者在帘子布发展公司卷绕车间看到,3个“智能机械手”把丝筒从卷绕机上取下,按照颜色分类,将其码放至台车的储丝架上,之后由无人驾驶的AGV小车,按照设定的速度、路线,将台车托运至丝库。


“以往,搬运丝筒全靠人工,操作工要把丝筒从卷绕机锭位搬送至台车上,再徒手推至丝库。如今,从落丝到运输,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大容量聚合加切片纺丝和多头纺技术,以及自动落丝、自动运输、立体仓储等智能制造技术,配备了纺丝油烟低聚物高效回收装置,实现了生产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


据了解,较之传统生产线,该项目单线生产能力和单锭生产能力提高了3倍以上,万吨用工减少了36%,而且杜绝了卷绕车间因人员疲劳作业造成的安全隐患,避免了丝筒搬运过程中的人手触摸,进而提升了安全系数和产品质量。


“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建设生产管理综合管控平台,将操作、值守、维修等进行集中管控,建成后可真正实现自动生产、一键启停、有人巡视、无人值守。”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本文封面图来源于图虫创意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