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就在眼前,遥想那无数饭局,默默摸了摸腰间的肥肉……不能这么沉沦下去了,有氧瑜伽普拉提,撸铁半马全走起。我们奢望随心所欲享受人间美味而又身材傲人。
可是,运动说着容易,开始起来也还算容易,但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却太难了……天气太冷,不去了吧;天气太热,不去了吧;鞋子不够漂亮,不去了吧;跑步的音乐不够动感,不去了吧……
有没有简单点的塑身减肥方法?最好是不节食不运动就能瘦下来的那种?
于是乎,不少人就把目光投向了——药。说到控制体重的药物大家肯定想的是减肥药。这世界上确实有专门用于治疗肥胖症的药物,比如奥利司他,用于治疗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单位kg/㎡)达到或超过30以上的肥胖症人群,以及身体质量指数在27到30之间同时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其他健康危险因素的人群。
左图:Xneical(120mg 规格奥利司他);右图Alli(60mg 规格的奥利司他)
你可能会说,这是处方药,有严格的适应症范围,我知道不能乱吃。但里还有许多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号称谁都可以吃,吃了之后能控制体重,那又是什么原理?会不会添加了减肥药?这个问题本君也经常被亲朋好友问到。要知道向保健食品里添加处方药物是违法行为,一般情况下我们默认生产厂家不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而蔑视法律。但实际上,本君强烈建议各位下单前好好在相关部门网站上查查该产品有没有保健品批号、批号是否有效,并且确定成分及减肥机理到底是什么,然后再说买不买的问题。
除了减肥药物,还有一种被称为“营养强化剂”的食品添加剂是被允许添加到功能食品或保健食品当中的。今天要聊的东西就是号称能增加肌肉、增加代谢的二甲戊胺(dimethylamylamine, DMAA),这东西时不时地会出现在某些运动猝死的新闻报道之中。
图片来源:The Telegraph[1]
不过,在我国某著名电商平台上目前还能轻松找到这个产品的海外代购。
饱受争议的境外功能食品Jack3d。图片来自某知名电商平台
DMAA的化学结构非常简单。70多年前,DMAA作为一种间接拟交感神经药由礼来公司开发,从1948年开始作为吸入性的鼻充血抑制药物上市销售,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自愿退出市场。自2006年以来,DMAA突然改头换面,作为一种号称能增强能量的膳食补充剂而大卖。商家声称它与天竺葵中发现的某些化合物相似(套路是不是很熟悉?“纯天然植物提取物、无毒无副作用……”)。但由于与许多不良事件和至少五人死亡相关,其安全性饱受质疑。[2]
DMAA盐酸盐
正因为有上述问题,DMAA被国际反兴奋剂组织列为S6类刺激剂禁用物质。含有DMAA的保健食品也被要求标注“运动员禁用”。正如上文所述,DMAA与多起不良事件和至少五人死亡相关,也有不少学者呼吁应明令禁止销售含有DMAA的食品。到目前为止,DMAA仍然作为一种具有营养强化作用的食品添加剂被允许限量使用。[3]
如今,健身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大伙朋友圈中,估计有不少动不动就晒“半马”赛照的长跑健将,或者晒发达肌肉的健身达人。常年混迹健身圈的朋友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蛋白粉等膳食补充剂。凡事都怕过度,有的朋友吃蛋白粉觉得辅助肌肉塑形还是慢,就会开始打听各种“野路子”功能食品。本君身边更有个“懂行”的朋友直接问我认不认识卖蛋白同化激素的企业或朋友。不过要我说,这些东西更不是随便吃的,吃多了轻则伤身、重则丧命!
写这文章给大家就是想劝告诸位,“健身”二字的本意是使身体健康。为了追求极致身材效果或者增加运动能力而超量服用各种不知道哪里来的补充剂,风险很可能远远大于收益。当你决定不按照说明书超量使用时,请了解一下配方表上一串串英文或缩写,不要被自己的无知所伤害。
那该怎么科学地减肥呢?看这一篇吧(每逢佳节胖三斤,减肥建议听一听)。
后记
本君知道有人会说,我的功能食品可是在美国买的……但不幸的是,美国的保健品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Science:营养保健品中的“幽灵”)。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资本论》提到,“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不信,看下图海外代购对Jack3d的描述:
图片来自某知名电商平台
参考资料:
1. Jack3D: the controversial supplement linked to Claire Squires's death
2. Methylhexanamin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thylhexanamine
3. DMAA
https://www.chemistryworld.com/podcasts/dmaa/3010958.article
(本文由乐只君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