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温度的纪录片:《大国之材》记录材料人背后的故事
时间:20/02/26

《大国之材》


///


1975年冶金部规划会议上,柯成教授带去了美国赠送的非晶条带样品,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看到这种新型材料,也是中国非晶产业的启蒙。


钢铁研究总院原精密合金室主任柯成老先生


现年100岁的柯老先生,已经记不清你上一句跟他说了什么 ,但他依稀记得当年奋斗过的“非晶小楼”。


钢铁研究总院原急冷技术中心副主任马鸿良

讲述非晶攻关困难

“那阵就是穷干,没有钱……”。今年已有81岁高龄的钢铁研究院原极冷技术中心副主任马鸿良腿脚已经不那么利索,但回忆起当年的非晶生产攻坚战,依然历历在目。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马鸿良带领科研团队最先采用石墨材质喷嘴,成功喷制出了200毫米宽非晶带材。






戴尅戎院士早年间在研究制作形状记忆医疗产品


杨义浒认识到3D打印将是聚乳酸材料登陆的“桥头堡”,有了3D打印这片广阔的岸头,聚乳酸终于可以上岸飞驰了!杨义浒称:“我们一直说聚乳酸跟3D打印是一个”邂逅的故事”,是一个“巧遇的故事”,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量身定制的完美婚纱,2.7米长的婚纱拖尾, 8层高的蛋糕,琳琅满目的饰品,均由3D打印完成。“十丈红尘饰你以锦绣,千朵芙蓉衣你从华裳”,这场绝美又充满设计感的婚礼,恰恰是对“极致盛放”最好的解读。






左一为光威集团创始人陈光威先生生前照片



陈光大先生正在查看刚下线的原丝


///

中国新材料行业系列纪录片

《大国之材》

第一季

累积播放量 50万+

广受业内、业外好评

特别鸣谢以下专家院士、企业家及各单位的大力支持


"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碳纤维分会

国家非晶节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机联供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泰南瑞非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兆培基(北京)电气有限公司

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扬动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极臻三维设计有限公司

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光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华港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迈特粉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

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

吉林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云港神鹰碳纤维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华特时代碳纤维有限公司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中航工业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贵州新艺机械厂(170厂)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锻压协会航空材料成型委员会

中国(德阳)第二重型机械集团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如您想参与《大国之材》拍摄或了解更多新材料在线®视频业务,欢迎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


长按识别二维码咨询详情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