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
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的核心目标是提供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服务。
1.空气检测
分为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空气监测时常需测定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参数。
测试项目:
常规测试:PM2.5、汞(Hg)、臭氧(O3)、SO2、NO2、HCl、CO、氨、甲醛、TSP、PM10、TVOC、VOCs、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氟化物、硫酸雾、甲硫醇、恶臭、苯乙烯、异丙醇、苯乙酮、重金属、非甲烷总烃、烟尘、烟气黑度等。
加油站油气:气液比检测、系统密闭性检测、液阻检测、油气排放浓度。
参考标准:
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20952-2007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土壤检测
重点监测项目是影响土壤生态平衡的重金属元素、有害非金属元素和残留的有机农药等。
测试项目:
土壤及沉积物:水分、pH、铅、镉、汞、砷、铜、锌、镍、铬、硒、六六六、滴滴涕、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全磷、钾、钠、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氨氮、硝态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全盐量、水溶性盐总量、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碳酸氢根,碳酸根、水溶性和酸溶性硫酸盐、颗粒组成(机械组成)、微团聚体组成、容重、硅、烧失量、有效硫、有效硅、有效硼、有效态锌、锰、铁、铜、交换性钙、镁、交换性钾、钠、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碳酸钙、石油类(矿物油)、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六价铬、氡、铁、锰、钙、镁、铝、钡、钴、银、钼、锑、钒、硼、苯并(a)芘、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速灭磷,甲拌磷,二嗪磷 ,异稻瘟净,甲基对硫磷 、杀螟硫磷,溴硫磷 ,稻丰散,杀扑磷)、二恶英等。
参考标准:
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水质检测
分为水环境质量监测和废水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项目包括理化污染指标和有关生物指标,还包括流速、流量等水文参数。
常规测试:
(1)理化指标: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总碱度(以CaCO3计)等
(2)无机阴离子:硫酸盐、氰化物化物、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碳酸盐(CO32-)等
(3)营养盐及有机污染指标:氨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以N计)等
(4)金属:砷、汞、六价铬、铅、锌、铜、镉、铁、锰、钴、镍、碲、钼、铍、钡、钾、钠、钙、镁。
(5)微生物: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
(6)有机污染物:挥发酚、有机磷农药等(OPP)、有机氯农药(BHC、DDT)、多氯联苯(PCBs)、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等
生活饮用水测试
(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以CaCO3计)、耗氧量、挥发酚类(以苯酚计)、氨、阴离子合成洗涤、氨氮、硫化物、钠等。
(2)毒理学指标:氟化物、氰化物、砷、硒、汞、镉、铬(六价)、铅、银、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硝酸盐(以氮计)、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苯并(a)芘、滴滴涕、六六六、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三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七氯、马拉硫磷、五氯酚、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林丹等
(3)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等
(4)消毒剂指标: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一氯胺(总氯)、臭氧、二氧化氯。
(5)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参考标准: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7051-1997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 8537-2008 引用天然矿泉水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
4. 固体废物监测
包括工业废物、卫生保健机构废物、农业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主要监测项目是固体废弃物的危险特性和生活垃圾特性,也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组成含量测定和毒理学实验。
测试项目:
土壤/污泥/固体废弃物:Cd、Hg、As、Pb、Cr、Ni等金属元素全分析;理化项目如pH、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水溶性盐等;有机项目如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农残等;危险废物(固体废物)、腐蚀性鉴别等。
参考标准:
GB 5085.3-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5.物理污染监测
对造成环境污染的物理因子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等进行监测。
测试项目:
噪声:厂界噪声、区域噪声、交通噪声、敏感点噪声、机场噪声等。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电离辐射。
6.公共卫生
测试项目:
食品安全:餐饮领域、学校食堂、超市商场、快餐店等食品安全。
公共卫生场所:书店、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医院候诊室、商场(店)、饭店、理发店、美容店、旅店业、体育馆、游泳场所、文化娱乐场所等。
职业卫生: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有害物质、物理因素)检测及评价。
放射性检测:X射线机等设备。
参考标准:
GBZ115-2002 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
GBZ130-2013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DB11/485-2011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WS 394-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GB/T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物理因素
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GB/T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
GB/T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GB/T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GB/T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