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上海新阳:新昇半导体主要客户为中芯国际等;
时间:18/05/30
1.上海新阳:新昇半导体主要客户为中芯国际等;
2.旋极信息:拟80亿元至96亿元收购电子设备制造业资产;
3.韦尔股份披露拟收购北京豪威最新进展,并提名监事候选人;
4.闪电IPO 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有多少升值潜力?
5.深圳华强组建华强半导体集团,湘海/芯斐等参与增资;
6.舜宇光学否认列入首批CDR名单;
7.南大光电:已完成ALD前驱体产品项目生产线建设;

1.上海新阳:新昇半导体主要客户为中芯国际等;

集微网消息,上海新阳(300236)5月2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参股公司新昇半导体公司主要生产集成电路行业用12寸大硅片,此种大硅片属于高端芯片领域,主要客户为中芯国际、华力微电子等。

此前,上海新阳在报告中曾表示,上海新昇300mm大硅片项目从2017年第二季度已开始向中芯国际等芯片代工企业提供正片进行认证,2017年实现了挡片、陪片、测试片等产品的销售,硅片的认证工作一切顺利。

上海新阳的参股子公司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新昇”)是国内首个300mm大硅片项目的承担主体。目前上海新阳持有上海新昇27.56%股份,是上海新昇的第二大股东,其第一大股东为上海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2.82%,该公司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武岳峰、新微电子、嘉定工业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

2.旋极信息:拟80亿元至96亿元收购电子设备制造业资产;

中证网讯(记者 崔小粟)旋极信息5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购买事项,最终标的资产属于电子设备制造业,目前该资产收购事项尚处于洽谈阶段,具体收购方案各方正在积极协商沟通中,预计交易金额约80亿元至96亿元,相关中介机构尚未确定。经申请,公司股票于5月30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公告称,标的公司的最终实际经营主体为某全球领先的射频功率芯片供应商,专业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高功率射频功率芯片产品,其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通讯(基站)领域,并在航天、照明、能量传输等领域存在广泛用途。

  国信证券(10.24 -2.10%,诊股)分析认为,公司是国内较早自主开发面向国防军工领域嵌入式系统测试软件和工具的企业,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旋极信息积累了大量的测试经验,并形成了装备测试、航空总线测试等产品线。近年来,公司积极投入力量研发,在移动自组网方面有较大进展。移动自组网不依赖中心化基站,抗击毁能力强,能够大幅度增强军队战斗力,在陆军、火箭军、边防军队有较高的需求。同时,公司在装备诊断与健康管理(PHM)进行了深入布局。

  国金证券(8.01 -1.23%,诊股)分析认为,公司军工板块的装备健康管理、自组网通信、时空网格大数据等多项业务已取得里程碑式发展,2018年第一季度驱动公司业绩实现同比48%的高速增长,判断公司军工业务有望在2018年重回超50%的利润贡献。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5G、大数据、新能源等产业将快速发展,射频功率芯片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新增射频功率芯片的研发、设计等相关业务,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国家支持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上市公司业务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中证网

3.韦尔股份披露拟收购北京豪威最新进展,并提名监事候选人;

集微网消息,5月29日,韦尔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收购北京豪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思比科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比科”)的股权,该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已于5月15日起停牌。 

5月14日晚间,韦尔股份公告披露上述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交易事项的主要交易对方为绍兴市韦豪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岛融通民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嘉兴水木豪威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股东。

对于此次收购标的——北京豪威的主营业务主要通过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以下简称“美国豪威”)等开展。美国豪威原为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于 2016 年初完成私有化并成为北京豪威的全资子公司。美国豪威是一家领先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设计、制造和销售高效能、高集成和高性价比半导体图像传感器设备,其 Camera Chip 和 Camera Cube Chip 系列 CMOS 图像传感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

思比科的主营业务为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和销售,是国内知名的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企业之一。思比科的产品主要面向于中低端领域,北京豪威的产品系列齐全,主要面向于中高端领域。

公告披露,截至5月29日,韦尔股份及相关各方正积极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具体方案仍在谨慎筹划论证中,因相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同日,韦尔股份还发公告称,公司监事汪誉女士、邓世凌先生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监事职务。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规定,因汪誉女士、邓世凌先生的辞职将导致公司监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人数,因此其辞呈尚需公司股东大会选举新任监事之日起方可生效。 
 
韦尔股份于2018年5月28日召开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公司监事的议案》,同意监事汪誉女士、邓世凌先生辞去公司监事职务的申请,并提名陈智斌先生、胡勇海先生为第四届监事会监事候选人,其任期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四届监事会任期届满。
 
该事项尚需提交至韦尔股份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以下是韦尔股份新提名的第四届监事会监事候选人陈智斌和胡勇海先生简历:

陈智斌:男,1984年出生,中国国籍。2007年至2010年,任摩根大通银行新加坡分行投资银行部经理;2010年至2014年,任北京清石华山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2014年2月至今,任北京清芯华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5年7月至今,任北京华创芯原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5年11月至今,任北京华创同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5年11月至今,任北京华创安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5年11月至今,任北京华信芯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2月至今,任北京屹华图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公司)执行事务合伙人代表;2016年5月至今,任北京屹华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5月至今,任北京屹华芯承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1月至今,任北京华创芯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11月至今,任北京豪威科技有限公司监事;2016年至今,任北京博融思比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6月至今,任北京思比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7年8月至今,任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监事。
  
胡勇海:男,1964年出生,新加坡国籍,硕士学历。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任ON Semiconductor Malaysia Sdn Bhd,Malaysia工程研发资深经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任STMicroelectronics Pte Ltd,Singapore元器件技术经理;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任System on Silicon Manufacturing Co. Pte. LTd, Singapore研发部门资深经理;2016年10月至今,任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工艺部总监。
4.闪电IPO 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有多少升值潜力?

(集微网 文/艾檬),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有着“电池巨头”之称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网上开启路演。要知道,证监会5月18日核发两家公司的IPO批文,宁德时代(CATL)就创下了24天“闪电”过会的新纪录。宁德时代此次IPO募资额在50-60亿之间,按去年39.71亿元的净利润计算,只要宁德时代市盈率估值达到32倍以上,就将超越温氏股份成为创业板市值第一。宁德时代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用意何在?在电池领域如何应对政策、产业、市场和技术的影响?在竞争激烈之际如何持续保持行业领先?这不仅是一个公司的答案,也是一个行业的诉求。

资金主要用于扩建和研发

从动力电池上市公司来看,除了宁德时代外,国内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国轩高科、坚瑞沃能、成飞集成和亿纬锂能等。

宁德时代受市盈率限制影响,本次IPO招股书募集资金仅在53.52亿元。中信建投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保荐代表人郭瑛英提及,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照轻重缓急运用于以下项目: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动力及储能电池研发项目。

宁德时代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蒋理具体谈到,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产品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芯、模组及电池包,拟投资98.6亿元,共计年产能24GWh动力电池。通过新项目投建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而在动力及储能电池研发项目的投资概算上,宁德时代财务总监郑舒介绍说,主要围绕新能源乘用车用动力电池、新能源商用车用动力电池、储能锂电池和下一代电池等四大研发方向,通过开展材料研发、工艺研发、结构研发、BMS研发、设备研发、轻量化研发等工作提升不同终端应用领域的性能,投资总额为42亿元,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电池领域的技术研发水平和竞争实力。

对于总共130多亿元的投资预算还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宁德时代将如何填补?董事长曾毓群对此表示,宁德时代将通过多种融资通道,包括自有资金及银行借款等方式筹集,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从营收、净利润和毛利率来看,虽然宁德时代2016年扣非净利润27.9亿元,2017年扣非净利润23.8亿元,有所下滑。但曾毓群指出,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动力电池产能提升较快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公司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积极应对的结果。而2018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371,164.1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334.72万元,归属于发行人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6,906.98万元。与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55.20%、3,636.53%和308.06%,表明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并且,毛利率一直高达在百分之三十五到四十五之间,可以说张力十足。

据中信建投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保荐代表人宋双喜介绍,此次发行股数不超过217,243,733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00%;全部为发行新股,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

竞争力来自技术与客户

动力电池行业有特有的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比拼的是技术实力、产品竞争力、供应链优势等等。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潘健介绍,动力电池系统产品按产品形态不同可分为电芯、模组和电池包。电芯是动力电池产品的核心基础构成单元,一定数量的电芯可组成模组,并进一步装配成套为电池包,最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形态为电池包。动力电池企业销售动力电池系统时,根据客户的需求不同,电芯、模组、电池包三种形态均有销售。未来电芯及模组销售收入占动力电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可能进一步提升。

此外,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研发、生产、销售需围绕车厂客户特定车型的具体需求进行,随整车共同开发,对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能力、行业应用积累、产品设计及工艺水平要求较高。“动力电池从产品立项到实现销售需要经过立项、方案设计、试制、样品测试、联调联试、国标认证等阶段,周期较长。但一般进入合格供应商目录后,下游整车厂商不会轻易更换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上述特征决定了整车厂商通常与动力电池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客户粘性强。” 潘健着重指出。

2017年,宁德时代出货量超过比亚迪,达到9.72GWh,占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比例达到27%。国内动力电池排名前三的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沃特玛)销量总和占全国的比例为55%。潘健认为,宁德时代的发展核心是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公司目前研发能力处于全球第一梯队,特别在产品安全可靠性和循环寿命方面有独特优势。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907项境内专利及17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1440项。研发占比也逐年上升,2015年、2016年及2017年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4.93%、7.62%、8.16%。

而不断拓展的优质客户群体成为公司保持市场份额领先的有力保障。曾毓群表示,在国内品牌客户方面,公司与宇通集团、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吉利集团、福汽集团等行业内整车龙头企业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在国际品牌客户方面,业已进入宝马、大众等国际一流整车企业的供应体系,也是国内少数为国际汽车品牌提供动力电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同时与蔚来汽车等新兴整车企业(包括互联网车企、智能车企等)开展了合作,积极布局智能汽车领域。

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放眼未来,动力电池的增势强劲。据悉,2017 年全球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规模为 69.0GWh,是消费电子、动力、储能三大板块中增量最大的板块。预计到 2022 年全球电动汽车锂电池需求量将超过 325GWh,相比 2017 年增长 3.7 倍。这对全球市场的动力电池厂商来说都是利好。

曾毓群也看好未来的增长,他认为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落地,以及未来锂电池生产技术提升、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的普及度提高等,未来3年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将保持增长。

但动力电池市场仍存变数。一方面国内新能源补贴不断滑坡和减少的情况下,动力电池价格也在不断下滑,产业链的压力也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下一代电池发展方向包括全固态锂电池、锂金属空气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虽然尚处于基础和应用研究阶段,但仍需提前布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在这方面,宁德时代也开始三步走战略。在电池方面,潘健表示,技术创新是CATL的核心竞争力,CATL将积极持续地跟踪和推进全球前沿的动力电池技术,对各项有前景的动力电池新技术都有丰富的储备,在811、锂金属电池以及硅碳负极等方面有从量产准备到基础技术开发的不同阶段进展。宁德时代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链布局和扩大规模,不断降低单位成本,以应对行业不断变化的挑战竞争态势。

此外,未来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成本的逐步下降,储能市场也将有望成为拉动锂电池消费的另一增长点,宁德时代也在布局。潘健介绍,据GGII预计,中国储能锂电池行业将进入成长期,未来5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5%,市场潜力较大。随着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市场渗透率将逐渐提升,公司将以长寿命、有成本竞争力的产品为依托,积极布局梯次利用,并在分布式电网、工商业储能、储能充电站等方面探讨新的商业模式。同时,随着国家先后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宁德时代也已提前布局电池回收循环利用产业。

可以说,无论是宁德时代作为此次驱动性的事件,还是从整个锂电池行业价值的发现,甚至是整个市场未来发展的需求,接下来下一风口会在锂电池板块上。据悉,宁德时代将于5月30日进行网上网下申购。

5.深圳华强组建华强半导体集团,湘海/芯斐等参与增资;

集微网消息,5月29日,深圳华强发布公告,为顺应公司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业务发展需要,将其做大做强,公司拟对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业务进行进一步的、全方位的深度整合。为此,公司将组建华强半导体集团作为整合平台,聚合公司旗下各授权分销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力量,打造统一的“华强半导体(英文NeuSemi)”的品牌形象和效应。

在华强半导体集团前期准备中,鉴于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华强联大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强联大”)的经营范围与电子元器件分销极为匹配,且华强联大在香港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华强联大(香港)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华强联大”),公司决定将华强联大更名为“深圳华强半导体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整合公司旗下几家授权分销企业的平台;将华强联大的香港子公司“华强联大(香港)商贸有限公司”更名为“华强半导体有限公司(英文名称:NeuSemi Company Limited)”。

目前华强联大已顺利更名为“深圳华强半导体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郑毅,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 万元。

据披露,为加快华强半导体集团的组建进程,深圳华强将以股权出资以及货币出资形式对深圳华强半导体集团有限公司增资,增加深圳华强半导体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人民币 47,000 万元,其中32,000万元由公司以股权出资方式进行出资,15,000万元由公司以货币出资方式进行出资。本次增资完成后,深圳华强半导体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变更为5亿元。

在本次增资的股权出资方面,由深圳华强以持有的深圳市湘海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海电子”)100%股权、深圳市鹏源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源电子”)70%股权、深圳淇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淇诺科技”)60%股权、深圳市芯斐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斐电子”)60%股权(以下合称“目标股权”)进行出资。深圳华强将以对湘海电子、鹏源电子、淇诺科技、芯斐电子共4家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依据,将目标股权作价235,208万元用于本次增资,其中32,000万元计入深圳华强半导体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203,208万元计入深圳华强半导体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本公积金。

华强半导体集团组建完成后,其股权架构如下: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子产业链上游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电容、电阻、电感等)设计、制造业以及下游终端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国内电子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综合服务的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业务也获得较快发展,且行业集中度开始进入显着提升的阶段,预计国内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行业可能复制国际巨头企业如艾睿、安富利、大联大等的发展路径,最终出现龙头企业。

深圳华强自2015年开始通过外延并购不断整合国内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行业,并初步完成了上游的被动元器件代理+主动元器件代理、国外产线代理+国内产线代理,以及下游的不同应用领域(如手机、电力电子、新能源、安防、汽车电子等)代理的较为完整的、互补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平台布局。在公司外延并购和内生增长双重推动下,公司的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进入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第一梯队。

6.舜宇光学否认列入首批CDR名单;

集微网消息,5月29日,舜宇光学在香港举行股东周年大会。此前有消息传出,首批回归A股的独角兽企业名单已确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及在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学在内共有八家企业。

当被问及未来是否考虑回归A股时,舜宇光学副总裁兼联席秘书马建峰表示,符合市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要求的企业才可回归A股,而公司目前市值与之仍有差距。

另外,在被问及合作对象遭美国调查制裁时,舜宇是否担心与其的后续合作,马建峰表示,目前公司业务一切正常,同时,股价表现亦证明资本市场对此不担心。

7.南大光电:已完成ALD前驱体产品项目生产线建设;

集微网消息,5月29日,南大光电在互动平台表示,ALD前驱体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已完成项目生产线建设,获得试生产资质,并取得客户认证和初步应用,已能提供TDMAT等多种合格产品。

集微网消息,5月29日,韦尔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收购北京豪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思比科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比科”)的股权,该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已于5月15日起停牌。 

5月14日晚间,韦尔股份公告披露上述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交易事项的主要交易对方为绍兴市韦豪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岛融通民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嘉兴水木豪威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股东。

对于此次收购标的——北京豪威的主营业务主要通过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以下简称“美国豪威”)等开展。美国豪威原为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于 2016 年初完成私有化并成为北京豪威的全资子公司。美国豪威是一家领先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设计、制造和销售高效能、高集成和高性价比半导体图像传感器设备,其 Camera Chip 和 Camera Cube Chip 系列 CMOS 图像传感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

思比科的主营业务为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和销售,是国内知名的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企业之一。思比科的产品主要面向于中低端领域,北京豪威的产品系列齐全,主要面向于中高端领域。

公告披露,截至5月29日,韦尔股份及相关各方正积极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具体方案仍在谨慎筹划论证中,因相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同日,韦尔股份还发公告称,公司监事汪誉女士、邓世凌先生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监事职务。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规定,因汪誉女士、邓世凌先生的辞职将导致公司监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人数,因此其辞呈尚需公司股东大会选举新任监事之日起方可生效。 
 
韦尔股份于2018年5月28日召开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公司监事的议案》,同意监事汪誉女士、邓世凌先生辞去公司监事职务的申请,并提名陈智斌先生、胡勇海先生为第四届监事会监事候选人,其任期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四届监事会任期届满。
 
该事项尚需提交至韦尔股份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以下是韦尔股份新提名的第四届监事会监事候选人陈智斌和胡勇海先生简历:

陈智斌:男,1984年出生,中国国籍。2007年至2010年,任摩根大通银行新加坡分行投资银行部经理;2010年至2014年,任北京清石华山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2014年2月至今,任北京清芯华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5年7月至今,任北京华创芯原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5年11月至今,任北京华创同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5年11月至今,任北京华创安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5年11月至今,任北京华信芯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2月至今,任北京屹华图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公司)执行事务合伙人代表;2016年5月至今,任北京屹华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5月至今,任北京屹华芯承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1月至今,任北京华创芯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11月至今,任北京豪威科技有限公司监事;2016年至今,任北京博融思比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6月至今,任北京思比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17年8月至今,任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监事。
  
胡勇海:男,1964年出生,新加坡国籍,硕士学历。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任ON Semiconductor Malaysia Sdn Bhd,Malaysia工程研发资深经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任STMicroelectronics Pte Ltd,Singapore元器件技术经理;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任System on Silicon Manufacturing Co. Pte. LTd, Singapore研发部门资深经理;2016年10月至今,任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工艺部总监。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