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巨大起底,细数“并购大王”陈泰铭的扩张套路
时间:18/05/31

 

上个月月底,全球被动元器件龙头国巨有限公司(下称“国巨”)宣布,拟以每股73元新台币在公开市场收购保护组件厂君耀全部股权,总收购金额最高33.65亿元新台币。

 

其目的在于,增加产品组合,扩大提供客户在被动元件产品的一次购足服务。通过国巨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及销售通路,将君耀的保护元件原本以中国为主的销售区域,扩展至全球市场。持续强化国巨在汽车电子及工业规格利基型市场的布局进一步发挥彼此在技术、制程及管理方面的综效。

 

没过多久,在5月22日,国巨宣布以7.4亿美元(47亿人民币)并购美国普思电子(Pulse Electronics)100%股权。

 

国巨方面表示,此次并购希望能强化国巨在汽车电子及工业规格利基型产品市场占有率,甚至是5G相关应用将有综合效应。

 

一般收购事件,一些媒体喜欢使用“重磅”“震惊”等字眼,而对于国巨来说,大可不必。半导体行业有一些人因投资手段激进、收购动作频繁而被成为“并购大王”,国巨的陈泰铭就属于其中一位。

 

 

今天与非网小编就带你扒一扒国巨和其董事长陈泰铭。

 

国巨董事长 陈泰铭

 

国巨成立于1977年6月,由第一任董事长陈木元创办,开始生产自动焊接机及碳膜电阻器设备,所生产制造及销售设备主要用于生产碳膜/薄膜电阻器。

 

而陈木元就是大陈泰铭六岁的哥哥,陈泰铭出生于台南,成长于高雄,毕业于成功大学,随后到哥哥的公司,从基层做起。兄弟俩各有自己擅长领域,陈木元擅长研发,对于机械设计有独门心得,陈泰铭颇具管理天分、业务能力以及资本运作的能力。

 

1982年,陈泰铭自行创立台湾阻抗公司,担任总经理的他,亲自钻研电阻、电容等被动组件项目。七年后,台湾阻抗正式并入国巨,陈泰铭出任国巨总经理。

 

1983年,国巨成功开发第一台真空镀膜机,应用于薄膜电阻器生产。

 

1988年与一家美商公司合作开发了雷射切割机及同年开发了真空溅射涂装技术,有了这两个关键技术,国巨于1988 年成功开发晶片电阻器(Chip Resistor, R-Chip),并于同年成功开发了网路电阻器(Resistor Network),这二样产品的开发成功加上镭射切割及真空溅镀技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使国巨公司业绩及获利开始大幅成长。

 

国巨的销售方式也颇具创意,陈泰铭创造了一套“just in time”系统,让国巨的交货时间只有日本厂商的1/20。早期的国际贸易中,一张订单下来,1个月才能出货,随着产业生态改变,客户希望库存越少越好。国巨帮客户承担库存所产生的价格下跌风险,所用的方式就是JIT系统,只要客户一下单,国巨就可以在3天内供货。而雄踞被动组件产业前茅的日本厂商,却限于信用状等制式规定,通常要8周后才能出货。

 

这样效率的策略,仅仅抓住了客户的心,也抓住了投资者的心。

 

1989 年中国租赁、迪和、和通、大通及世群等国内创投公司开始投资国巨。

 

1990 年增资至3.16亿并办理公开发行,增资同时吸引南山人寿保险公司(AIG)投资入股。

 

到了1993年10月,经证管会核准后改以第一类股票正式上市挂牌买卖。

 

上市之后,国巨不断追求营收及获利的成长,获利方面在1997年达到了20亿台币。

 

赚钱实力不断提升,下一步就该追求产能扩充与产品线的拓展,那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收购,当然国巨也是这么做的。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