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比OLED还能打?这到底是个什么技术?
时间:18/05/31

 

OLED电视在高端电视市场占有率正在稳步提升,目前已经首次超越液晶,深受高端用户喜爱。不过,OLED技术也并非没有竞争对手。MicroLED技术在业界备受关注,很多大厂都在积极研发,不过现在仍然不能够克服巨量转移的难点。而在MicroLED技术正式成熟之前,MiniLED同样被厂商寄予厚望。

 

 

MiniLED技术有望在2018年问世

据了解,MiniLED的晶粒尺寸约为100微米,MicroLED则是低于50微米,所以MiniLED不需克服巨量转移的技术门槛,量产具有可行性,可作为大尺寸显示屏、电视和手机背光等应用,尤其是智能手机可望优先导入。MiniLED技术已经于2017年下半进入产品设计及认证阶段,具体产品有望在今年问世。

 

 

巨量转移是MicroLED技术的主要难点

业界纷看好MiniLED为有效解决整体LED产能去化的出海口,随着LED发光效率提高,LED背光需求及产值进入饱和或衰退,以5英寸的手机面板为例,目前LED背光颗数约20~25颗,未来若使用MiniLED,一支手机需求量约9000颗。尽管单颗MiniLED尺寸较小,但由于采取直下式背光,将可透过LocalDimming(动态背光分区)设计达到高动态范HDR的显示效果,呈现更细致的屏幕画面,同时与OLED的厚度一样。

 

目前MiniLED设计方案分为全彩RGB混光或白光,前者可达到100%NTSC高色域显示,而透过蓝光LED搭配荧光粉的白光MiniLED,则能达到80~90%NTSC显示效果,色彩表现能力较强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