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7月16日电 7月9日上午,由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主办的第7届中荷国际半导体技术人才高层论坛暨暑期研修班在清华大学信息科技楼开幕,科技部原副部长马颂德,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荷兰驻华使馆公使浦乐史(Bas Pulles)出席。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面向人工智能的集成电路设计(IC for AI)。
论坛开幕式现场
马颂德致辞
马颂德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国,荷兰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两国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8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荷国际暑期研修班,至今已经成功举办6届。该活动对加强我们两国在微纳电子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交流、创立可持续的学生、学术和工业界人才互动具有重要意义。他衷心希望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师生有所收获,为中、荷两国和国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
杨斌致辞
杨斌代表学校对2018年中荷国际半导体技术人才高层论坛暨暑期研修班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对来自中荷两国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强调,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改革开放后与清华建立友好关系的第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并与清华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本次中荷国际半导体技术人才高层论坛暨暑期研修班的举办,对加强中荷两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荷兰驻华使馆公使浦乐史致辞
荷兰驻华使馆公使浦乐史(Bas Pulles)到会并致辞,他说,今天的世界面临诸多的挑战,只有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目前,中荷两国的合作已经从教育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在半导体领域,中国占据了全球半导体产业58%的市场份额,而荷兰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期望在未来看到中荷两国在半导体领域更深入的合作。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主任苏光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李宁、前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校长雅各布·佛克马(Jacob Fokkema)在开幕式上发言。来自中荷两国知名高校和企业的8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在论坛环节,清华大学微纳电子学系主任魏少军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战略项目经理马特·格雷夫(Mart Graef)分别作题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IC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和 “荷兰微电子和纳电子领域发展状况(Micro- and Nano-electronics in the Netherlands)”的主题报告。
本次暑期研修班由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MoTiv公司、MEPPER-UniqIC公司、深鉴科技及紫光同芯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企业的20余名专家担任授课教师。参加研修班的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莱顿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以及中国首批设立微电子学院的9所高校、中科院等单位遴选出的优秀研究生共60名。研修班课程分“通用技术”“前沿科技”“主题讨论”等多个主题,同时进行多项专业性训练,包括深入的互动与交流,另外还安排了参观微纳加工平台等活动。
2018中荷国际半导体技术人才高层论坛暨暑期研修班开幕式嘉宾与教师合影
2012年4月在中国政府访问荷兰期间,为加强中荷两国在微纳电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双方政府间框架协议下正式启动了中荷国际半导体高级人才论坛暨暑期研修班。研修班旨在建立中荷两国微纳电子领域学术界和产业领域内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持续性交流,为中国和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目前论坛已成功举办6届,已成为微纳电子系国际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动。
供稿:微纳电子学系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