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一医院匡铭教授团队关于多灶肝癌的研究成果在欧洲医学肿瘤期刊Annals of oncology发表
时间:19/06/14

稿件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 作者:附属第一医院 | 编辑:郝俊 | 发布日期:2019-04-09 | 阅读次数:

        近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匡铭教授团队揭示了多灶肝癌基因进化及免疫浸润的特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欧洲医学肿瘤学会官方期刊Annals of oncology。该研究由附属第一医院研究者自主完成,匡铭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许丽霞医生为第一作者,附属第一医院为唯一通讯单位,精准医学研究院于君教授为文章的合作作者。

        匡铭教授课题组对六例多灶肝癌患者共34个病灶进行了高深度全外显子测序,发现多灶肝癌大部分来源于肝内转移,共享部分突变;进一步的进化树分析显示每个病灶又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克隆进化模式,且仅有20%靶向药物的作用靶点位于进化树的树干,即为所有病灶所共有,其中,仅有一位患者的索拉非尼敏感靶点位于进化树的树干,提示该患者所有病灶理论上可对索拉非尼治疗产生应答,从而揭示了多灶肝癌因克隆进化引起的药物靶点分布不均的特点,为预防多灶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精准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该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数据首次分析了多灶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差异,发现即使是同一患者,不同病灶浸润的免疫细胞成分及数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特征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无监督聚类分析,可将病灶分为高免疫和低免疫两种亚型,并观察到高免疫性肿瘤同时伴有PD1等抑制性免疫分子的高表达,提示此类患者更可能从PD1单抗治疗中获益,为肝癌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annonc/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annonc/mdz103/5420549?redirectedFrom=fulltext 

 

0
相关文章
相关留言
写留言...
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米格实验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