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 编辑:许佳、郝俊 | 发布日期:2019-09-23 | 阅读次数: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屈良鹄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EMBO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An LTR retrotransposon-derived lncRNA interacts with RNF169 to promot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人类LTR逆转座子衍生的长链非编码RNA(LTR-lncRNA)促进DNA同源重组修复的新功能。
在人类基因组中,逆转座子元件及其衍生物的序列约占40%,其中10%为LTR逆转座子。虽然大部分LTR 逆转座子都具有产生转录本的潜能, 但是一直被认为是垃圾DNA和寄生转录产物,它们在重要细胞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清楚。屈良鹄教授课题组采用RNA组学技术,从肝癌TCGA数据中鉴定并命名了一个与p53突变相关的、由LTR12C家族衍生的LTR-lncRNA成员PRLH1。该研究发现,PRLH1可与DNA修复蛋白RNF169特异性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RNA-蛋白质机器,通过排除DSB位点的53BP1蛋白(非同源重组修复关键蛋白),启动DNA同源重组修复(HR)。在这一过程,PRLH1对RNF169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研究还发现,p53可通过NF-Y通路抑制PRLH1在肝癌中表达及其介导的HR修复。p53突变将导致癌细胞同源重组激活,成为癌细胞抵抗凋亡及耐药性的基础,该研究首次揭示了p53通过lncRNA转录调控这种新的作用方式来抑制HR修复(如下图)。
LTR-lncRNA 转录调节和功能机制的模型图
该研究发现了LTR-lncRNA可参与形成一种新的RNA-蛋白质机器—DNA同源重组修复体(HR repairosome),揭示了LTR逆转座子这类巨大的“垃圾DNA”调控重大细胞活动的新机制,不仅对人类遗传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肿瘤等重大疾病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屈良鹄教授、周惠教授及杨建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2018届博士邓兵和2019届博士许文丽为并列第一作者,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为唯一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