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依托附属仁济医院成立。院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教授担任。谭蔚泓教授是国际核酸适体和应用核酸技术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之一,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他从事应用核酸研究二十余年,成果卓著,发表Science等SCI论文580余篇,SCI H指数105,是国际上核酸适体领域发表论文和论文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获得美国匹兹堡分析化学奖、美国化学会Florida杰出贡献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分子医学研究院面向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效防治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提高创新药物开发水平、加强早诊确诊能力,推动精准医疗技术发展等重大需求,从分子科学出发,利用核酸适体分子工程新技术, 研发重大疾病诊断治疗新试剂和个体化新药,研发相关核心专利技术,并推动其临床医学应用。分子医学研究院致力于开创和引领分子医学等新兴学科领域和学术方向,探索从学术研究到形成知识产权和产业化生产的新途径,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分子医学科学应用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研究。
肖泽宇,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获得者,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1999-2003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学士;2003-2008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联合培养,化学博士;2009-2014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癌症纳米交叉研究中心Robert Langer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及研究科学家工作;2014年底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任课题组长至今,并于2019年起在分子医学研究院任课题组长至今。主要从事纳米医药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领域权威期刊Chem. Soc. Rev., Nat. Commun., PNAS, Angew. Chem., Nano Lett., ACS Nano 等发表论文40余篇 【第一及通讯作者论文中影响因子>10的9篇】,引用大于3800次。其中单篇引用>1000次1篇、单篇引用>200次3篇、单篇引用>100次5篇,H-index 18,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研究成果多次被美国著名专业网络杂志C&E News, Science Daily, Medical News Today, Nanowerk, Eurek Alert等报道。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获奖励包括哈佛大学生命科学领域杰出研究工作奖;美国癌症研究协会青年女性学者奖等。
【近三年来课题组以通讯作者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Albumin tailoring fluorescence and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effect of near-infrared-II fluorophore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Nat Commun. 2019, 10(1):2206
2. CuS Nanoparticles as a Photodynamic Nanoswitch for Abrogating Bypass Signaling To Overcome Gefitinib Resistance. Nano Lett. 2019, 19(5):3344-3352
3. Bacterium-Mimicking Vector with Enhanced Adjuvanticity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and Minimized Toxicity. Adv. Func. Mater. 2019, 29(33):1901437
4. High Affinity of Chlorin e6 to Immunoglobulin G for Intraoperative Fluorescence Image-Guided Cancer Photodynamic and Checkpoint Blockade Therapy. ACS Nano, 2019, doi: 10.1021/acsnano.9b03466
5. Intraoperative detection and eradication of residual microtumors with gap-enhanced Raman tags. ACS Nano, 2018, 12(8):7974-7985.
6. para-Aminothiophenol Radical Reaction-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robe for One-to-All Detection of Fiv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Vivo. Anal Chem., 2018, 90, 12137-12144
7. Photodegradabl CuS SERS probes for intraoperative residual tumor detection, ablation and self-clearance.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26):23436-23444
8. Ultraphotostable Mesoporous Silica-Coated Gap-Enhanced Raman Tags (GERTs) for High-Speed Bioimaging.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7, 9(4):3995-4005
9. Design of SERS nanoprobes for Raman imaging: materials, critical factors and architectures. Acta Pharm Sin B., 2018, 8(3):381-389
10. A deep learning “ticket” for single-molecule analysis of protein stoichiometry. Sci China Chem, 2019. In press
肖泽宇课题组运用纳米医学、化学生物学,分子影像学手段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 发展基于核酸 (DNA自组装、核酸适体)化学,光学活体影像(近红外II区、拉曼影像)的诊疗一体化纳米体系,并用于肿瘤的原位可视化检测和治疗,例如术中诊疗残余肿瘤、克服肿瘤靶向药物耐药、基于液体活检的肿瘤早期诊断等。
(2) 利用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构建基于肠道菌群敏感的药物输送体系,用于口服结肠部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选择我们的理由
(1)优质的科研及转化医学研究平台:课题组依托基础医学院、上海市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仁济医院的影像学国家重点专科、分子医学研究院,为有志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及临床转化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优质的科研平台和临床资源。
(2)优秀人才的无限发展和晋升空间:学校的各种青年人才激励计划,如“医学院博士后激励计划” “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全力支持申请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与国际知名学者学术交流的机会。为热爱科学、能够潜心做原创研究的青年人才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以及不唯资历、不唯年限的破格职称晋升通道。
(3)人性化的后勤保障:按照国家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办理上海市户口。享受科研奖励及优秀考核绩效。年薪22-30万。优秀的博士后出站后可以留校、并破格晋升专业技术副高/正高职称。
因研究工作拓展需要,拟招聘化学/生物学方向博士后若干名,为岗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具体要求如下:
化学/工程方向博士后:
具有化学博士学位;具有高分子化学合成/有机合成/水凝胶合成/光谱理论分析/DNA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光学仪器搭建/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强,熟悉各种仪器分析方法;以第一作者在相关领域发表过较高水平论文;治学态度严谨,诚实守信,科研思维活跃,工作细致踏实,认真负责,具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
协助课题组长和其他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协助培养研究生;能够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有意者请将详细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工作概述、论文发表情况及其它成果,两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至邮箱:xiaozeyulab@163.com, 请在标题中注明:化学/工程方向博士后应聘。
生物学方向博士后:
具有生物学相关(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药剂学)博士学位;具有肠道菌群/肿瘤(如肺癌,结肠癌)动物模型/生物信息学/活体成像/药代药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扎实的实验技术;以第一作者在相关领域发表过较高水平论文,治学态度严谨,诚实守信,科研思维活跃,工作细致踏实,认真负责,具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
协助课题组长和其他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协助培养研究生;能够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有意者请将详细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工作概述、论文发表情况及其它成果,两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至邮箱:xiaozeyulab@163.com, 请在标题中注明:生物学方向博士后应聘
此招聘启事长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