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轻型车(重量< 6吨,包括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总出货量达到2,800万辆,同比增长1.6%。SUV和重型汽车成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市场份额经历了两年的增长(得益于减税),于2017年有所下滑。而中高端汽车市场份额显著增长,带动了整体市场增长。
从半导体来看,2017年我国汽车半导体出货量快速增长,比2016年增长16%。这不仅得益于汽车销量的增长,还在于新能源、智能化和提升用户驾乘体验的需求激发了相应增长。
在我国产业策略的带动和产业自身调整的引领下,新能源、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而主导原则是独立自主、市场导向和产业整合。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历经重大调整,L1、L2 汽车将迅速发展,而致力于满足L3要求的汽车厂商将持续进行技术积累和市场模式创新。车联网汽车也将快速增长。
预计2018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总营收将达到91亿美元,同比实现12.3%的增长,电子系统的升级换代、ADAS、EV(电动汽车)应用等成为驱动力。
在2017年,本地一级Tie1供应商在信息娱乐、绿色能源应用领域将取得快速增长,而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依然是NXP、瑞萨、ST和英飞凌等。
我国汽车电子业的关键增长点在于:一是新能源,包括马达驱动与控制、BMS、增程发动机、高电压的DC/DC、系统控制器等;二是互联,包括 V2X、北斗系统、HMI、信息安全系统、一体化控制系统;三是自动化,涉及ADAS、传感器&雷达、自动驾驶等。
从走势来看,我国汽车电子业有几大动向值得关注,更环保、更自动、更智能和更互联趋势引发汽车电气化趋势,竞争将日趋激烈;全球融合进程加快,中国元素更加凸显;产品和制造将更加复杂,创新和投入在带来更高价值的同时也引发了风险;半导体供应商要着力提供集软硬件、安全性于一体的集成化系统;如何以有限的资源满足目标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等。
我国政府一直在推动NEV(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一方面,我国为相关类型的NEV提供补贴,并辅以相关优惠政策,如减税、提供牌照许可发放等,以降低NEV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为大力促进其销量增长,我国在政府采购汽车方面设置了一个电动车占比目标,规定2014-2017年政府采购汽车的30%是EV或HEV。
从短期来看,EV将成发展主力。由于中国政策驱动以及产业积极参与,电动车销量仍将快速增长,2017年产量已达70万辆。而从2017到2024年,预计增长率将高达50%,2024年预计将有120万辆电动车。此外,由于节约能源、用户体验成熟、成本等因素使得轻混合动力汽车补贴逐渐减少,它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集微网消息 (编译/Aki)消费者和政府对于汽车电子系统、车辆性能、舒适性、便利性、示警以及纠错等功能的要求正在与日俱增。根据IC Insights最新公布的市场报告显示,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汽车IC市场以及汽车内存组件市场预计将在今年继续上涨18.5%,超过去年的272亿美元,创下了32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图一)。
如果这一预测成真,那就意味着汽车IC市场将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图一
过去几年,全球汽车IC市场出现了惊人的发展。
虽然继2014年增长11.5%之后,2015年下降了2.5%,但是在之后的2016年出现了10.6%的强势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汽车IC市场之所以出现下滑,主要是由于关键的汽车IC产品,诸如微处理器、模拟IC、DRAM、闪存 、通用和专用逻辑IC的ASP出现了下降,从而抵消了汽车IC市场每年的稳定增长。
IC Insights最新公布的汽车IC市场预测显示,到2021年,汽车IC市场将会增长到436亿美元,这意味着从2017年到2021年之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5%,为六个主要IC细分市场中增长率最高的一个。(图二)
图二
总体而言,2018年汽车IC市场仅占IC总市场的7.5%,到2021年,这一占比将会增长到9.3%。其中,模拟IC,包括通用模拟IC和专用汽车模拟IC将占到2018年汽车IC市场的45%,MCU占比23%。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汽车模拟IC供应商的收购,大型厂商的数量逐渐减少。其中,影响到汽车模拟IC市场的收购包括:2015年,NXP收购飞思卡尔,现在高通正在计划收购NXP;2017年,ADI收购英飞凌以及瑞萨收购Intersil。(校对/Aki)